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安徽碭山的高師傅沒想到。他新買才6天的貨車。竟然帶走了他和16歲兒子的生命。
7月17日凌晨。在四川綿陽的盤山高速上。這輛拉著3000萬航空零件的貨車翻了。駕駛室里。散落著帶血的課本和沒喝完的礦泉水瓶。
這些東西記錄了他們最后的時刻。這場災難曝光了卡車司機的艱難生活。也讓“以租代購”的吸血模式現出原形。
事情發生在京昆高速K1594+780彎道。時間定格在凌晨5點。嶄新的貨車像折斷了。歪倒在路肩。車頭撞爛了。
駕駛室里。兒子的課本沾滿了血。副駕駛位。一瓶礦泉水滾在地上。瓶子外面。還留著濕濕的指紋。記錄儀說了真相。
最后10秒。車子猛地左右擺動。然后失控。在那之前40公里。車子一直爬坡。車速保持50碼。沒有異常。
這輛總價近50萬的新車。是高師傅“以租代購”買下的。7月11日。他還在網上高興地放鞭炮慶祝。完全不知道6天后會死在異鄉。更諷刺的是。車子還在磨合期。剎車在山路上還沒完全適應。
出事的路段叫“死亡彎道”。它有連續3公里下坡。盡頭是180度急轉彎。夜里看不清。50米外就看不清路。當地警察數據講。
這里每年平均出20多起事故。大多是貨車剎車失靈。高師傅從小在安徽平原開車。他不了解四川山路的險惡。他甚至不知道。遇到這種急彎。要提前2公里就換成低速擋。
高師傅的妹妹拿出了購車合同。白紙黑字:首付5萬。月供1萬2千塊。租3年。滿期后車才歸高師傅。但合同第17條寫著刺眼的字:“車是租賃公司的。司機只有使用權。司機自己出事故保險不賠錢!”這種模式叫租賃,實際就是高利貸。它把司機變成了“人肉抵押物”。
家人去保險公司索賠。答復像晴天霹靂:這車是“營運性質”。但當初買的是“非營運”保險。所以商業險不賠。更要命的是。運這批貨的保險也沒用了。因為開車人臨時換成了高師傅(之前想雇的司機沒來)。家屬忘記及時向保險公司報告了。兩個保險都落了空。
記者暗訪了解到。安徽很多物流公司逼司機。必須用指定平臺搞“以租代購”。否則不給活干。一個內部人說穿真相:“一輛40萬的車。租3年一共要付70萬。比販毒還賺!”在這種模式下。司機辛苦賺的錢。80%都交了車貸。晚還幾天錢?車子馬上就會被拖走。
安徽碭山縣高鐵新區孟飯棚社區。73歲的張桂蘭老人坐在村口。她在等孫子放學回家。她不知道。孫子的身體。躺在四川冰冷的殯儀館抽屜里。干部騙老人:“孩子參加夏令營去了。”想多瞞一陣。但老人一天打好幾個電話。這謊言很薄。
高師傅的前妻在電話里哭死過去。但她人不敢露面。這女人在孩子3個月大時就離開了。現在她有了新家庭。新丈夫甩冷話:“你敢去?就別進家門。”20歲的女兒。躲在學校宿舍。一遍遍看和父親的微信。眼淚浸濕了屏幕。卡車司機帶親人上車省錢是公開的秘密。這次事故把這事推到風口浪尖。
貨主和物流公司的律師信像雪片飛來。要求家屬7天內賠償3000萬貨物損失。這家人全掏空。只找到高師傅微信錢包里的187塊錢。還有存了3年的加油優惠券。當地政府介入調查發現。高師傅唯一房子還在還貸款。天文數字的債務完全無力承擔。
高師傅開了20年車。老手為何出事?業內專家分析。長期疲勞駕駛是主因。這導致他對地形判斷出錯。安徽平原來的司機。對四川山區急彎判斷能有30%誤差。更要命的是。事發前兩小時。他在服務區只歇了20分鐘。根本恢復不了連續18小時的疲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點出殘酷現實:全國3800萬卡車司機。超過60%靠手機APP找活。平臺每單要抽20%的錢!司機每月落到手里不足6000塊。為了生存。70%司機被迫“多拉快跑”——每天硬撐14小時。遠超法律允許的8小時。這活法是把自己裝進“移動的棺材”里。
“死亡彎道”能不死人嗎?浙江有條高速裝了“智能避險系統”。它在長下坡裝警報燈、高強度護欄和逃生道。能把事故降80%。可悲的是。京昆高速這個死亡彎道。到如今連一條減速帶都沒有!
記者打電話問租賃公司。客服竟得意地說:“我們和銀行、保險公司是一條心!司機晚還3天錢就拖車。法院都判我們贏!”這種鉆法律空子的玩法。亟需專門法律來堵上。明確責任。
北京網約車李師傅類似。因沒改車輛使用性質。3900塊修車費都不賠。高師傅問題更復雜——他既是車輛使用人,又是實際承運人。這種雙重身份讓保險完全抓瞎。專家大聲疾呼:趕緊搞“貨運專項保險”!把人命和貨物一起覆蓋掉。
這場災難是卡車司機血淚的放大鏡。“以租代購”的吸血鬼真面目暴露了。家屬要問:保險拒賠,3000萬的貨債,我們真的該賠嗎?
愿高師傅父子安息。愿天堂的路寬又平。再也沒有吃人的“以租代購”。沒有要命的急彎陡坡。
希望“路上奔命的人,值得被這世界溫柔對待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