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日本的法務省公布了一組的歸化數據,說實話,這組數字讓很多人都吃了一驚。
2024年一共有8,863個外國人拿到了日本國籍。這里面中國人最多,3,122人。韓朝加起來也只有2,283人。換句話說在日本成為新日本人的最大外國群體,從傳統的韓國、朝鮮人變成了中國人,上次這么多的時候還是徐福的3千童男童女……
過去日本加入日本籍的主力是誰?毫無懸念,韓朝籍。畢竟由于歷史原因,老一代的韓朝人早早在日本扎了根,他們的后代也都在這邊生活、工作、結婚、落戶。
所以歸化(入籍)變成了水到渠成的選擇。而且這些人很多屬于特殊永住者(就是戰前就來到日本的那批韓朝裔的后代),歸化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但這幾年,韓朝裔歸化的速度慢了,法務省自己也說,是因為這一波人里“能歸化的差不多都歸化完了”。
中國人的情況就不太一樣,要說實在的老一輩中國人對移民日本真的興趣不大,有錢人更愿意去歐美。無論是移民潮還是留學潮,很多中國家庭要么選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要么選英國歐洲,覺得那邊機會多、前途廣,孩子能學好英語,身份轉換更劃算。
至于日本在很多父母輩的心里,還是有點復雜——雖然文化近,但歷史包袱也重,語言又不像英語那樣“全球通”。但是這幾年情況真的變了。新一代中國年輕人和家長(主要是30代、40代),對日本的印象早就不是“歷史上的印象”,反而多了動漫、游戲、美食、購物這些生活層面的向往。
很多80、90后小時候看的動畫片、玩的游戲、吃的拉面、用的日貨,都已經讓他們覺得日本并不陌生。不少人也愿意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先來讀書,慢慢工作、安家,到了考慮身份的時候,歸化日本也就成了一個很順理成章的選擇。
走在東京的鬧市區街頭,每隔100米,你大概率會遇到一個老鄉
說回制度本身,日本歸化的條件其實并不輕松。要在日本連續住夠五年,日語能說會寫,沒有犯罪記錄,年滿18歲,能自食其力,還得放棄原國籍。可對一些人來說,比起“永住權”(一般要住滿10年,條件還更繁瑣),從這點來看歸化反而更簡單,唯一的麻煩就是以后回國,不能待太長時間。
反正兩個路子都要查收入、查稅、查人品,歸化通過了直接就是日本籍,也不用再擔心簽證每幾年續一次,也不用擔心出了點意外事故被遣返。甚至有人說,歸化和永住的區別,就差一個能不能投票,或者說被日本政府趕不趕得走你。
還有一點值得說,現在歸化者的來源地越來越多樣了。以前你要是去日本的小城市、鄉下走走,常常能看到在那邊開烤肉店的韓朝后裔。現在不同了,越來越多南亞國家的人也在歸化,比如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這五年,南亞國家的歸化人數從1,700多人直接翻到了3,400多人。
很多是最早以技能實習生身份來的,后來留了下來,慢慢考過語言關,混熟了,決定把家安在日本。這說明日本雖然嘴上說不是“移民國家”,其實早就有一套自己的移民“潛規則”了。
順便提一句,從2024年4月開始,日本還悄悄把歸化者名單的公告給藏起來了。以前是紙質官報公開,現在變成網上“隱藏”90天,說是出于隱私保護。對于剛剛歸化的人來說,這或許也算是一種尊重吧。
日本社會本身其實很慢熱,對移民還是謹慎,但現實的變化擋不住。畢竟就那么大點的國家,每年幾千個新歸化者,時間拉長了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等再過十年,走在東京、名古屋、大阪的街頭,你會發現身邊的“新日本人”已經不是過去意義上的那一類人了,中餐館老板、IT工程師、超市店員、動畫公司里的畫師,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地方的新面孔,把日本社會一點點地“攪和”聯合國的味道。
其實,這種變化就像日本街頭的小巷,每天都在發生,也悄然地改變日本社會生態。
對此日本網友如此評論:
“曾經有一位知名人士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表示,自己其實對日本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情,只是因為日本護照免簽國家最多,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的護照,所以出于事業上的考慮才選擇加入日本國籍。(從他的言談舉止來看,他本質上還是完全的中國人。)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但我認為歸化手續不應該只是機械地照流程辦理。(比如,可以通過設定一些問題,讓AI判斷歸化者的真實動機和想法等。)”
“我在大阪經營著一家房地產公司,實際上,幾乎所有金額超過一億日元的大型收購案,買家都是中國人。不論是整棟公寓樓還是土地等各類資產,基本都被他們收購。老實說,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被外來勢力“接管”的局面,未來真的有可能成為現實。我最深的感受是,除了雄厚的資金外,他們那種拼勁和決策的速度也遠超想象。雖然守住自己的利益很重要,但與此同時,我認為日本人也需要變得更有競爭力,避免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走。”
“無論歸化人數增多還是減少,或者歸化者主要來自哪個國家,這些其實都不是最核心的問題。真正重要的是歸化的“標準”本身。比如像提交誓約書等,在其他國家已經是常識的程序,日本也應該順理成章地采納。永久居留和歸化最大的區別,其實就在于對這個國家和文化的忠誠。當然,我承認日本人當中也存在缺乏忠誠心的人,但如果因此就認為“歸化的人也不需要忠誠心”,那就本末倒置了。如果新加入社會的人沒有比原有成員更高的認同感和素養,這個共同體就無法變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