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楊瀚森在NBA夏季聯賽的出色表現讓無數球迷欣喜若狂、歡天喜地,下一個約基奇的贊譽遍地開花,但也有許多球迷潑冷水,他們認為楊瀚森只不過是下一個梅森-普拉姆利,有許多粉絲不愛聽,但我并不認為這是一個貶低小楊的話,普拉姆利是公認的“球商高,還有點小策應”的球員,職業生涯長久,所以成為普拉姆利也未嘗不可,那今天的球星上上測我就做一個特殊對比,看看目前楊瀚森和選秀時的普拉姆利有哪些相似之處和差異點。
雖然普拉姆利在球場時常有抽象表現,但他的NBA職業生涯絕對算成功的,NBA賽場是最殘酷的優勝劣汰競技場,每年都有天才新人加入競爭,2025年5月12日美國AI Apply首席執行官利用艾丹-克萊默利用旗下的AI工具對NBA歷史中的4500多名球員做了統計,最后得出結論是NBA球員的平均職業生涯僅有4.5年,而在球場五個位置中,中鋒的平均職業生涯最長有6年,得分后衛最短只有4年,普拉姆利在NBA已經打了12個賽季,本賽季又獲得黃蜂隊的老將合同,所以他的職業生涯非常成功,試想楊瀚森如果能在NBA打10年以上并且擁有穩定的出場時間,那將影響一代中國籃球迷的觀賽習慣,中國體育媒體做夢都能笑醒。
普拉姆利雖然沒有拿過頂薪合同(最高年薪1400萬美元),但算上今年加入黃蜂的老將底薪,職業生涯總薪金已經累積到了8200萬美元,除去交稅和經紀人收入至少有3000萬美元純收入,這已經非常牛X拉。
另外需要著重強調一點,他在2013年加入聯盟之后逐漸趕上了小球風潮,那個時代的大個子完全就是三分射手的瞄準鏡,生存空間被極大壓縮,但普拉姆利愣是在這種不利局面生存了下來。
當然普拉姆利取得的個人成就微乎其微,一個主要成就就是以第22順位成績在新秀賽季入選了最佳新秀一陣中鋒,在最佳新秀評選中獲得第四名,當年最佳新秀是費城76人隊邁克-卡特-威廉姆斯,但普拉姆利當年擊敗的新秀中鋒中可是有亞當斯、字母哥、(二人并列第7)戈貝爾、科迪-澤勒。
然后就是2015年參加了一次扣籃大賽,而這屆扣籃大賽正是扎克-拉文第一次封神比賽,日后拉文的經典扣籃被當作經典反復播放,而普拉姆利、字母哥、奧拉迪波都成了最佳配角。
說完梅森-普拉姆利的個人情況后,我們就開始進入更直觀的數據對比,首先是身體天賦方面(小數點3位后四舍五入)。
楊瀚森的體測數據為身高2米16、臂展2米20、站立摸高2米82、體重114.5公斤、掌長25.4厘米、掌寬28.6厘米、變向敏捷測試11秒79、折返跑3秒01、四分之三沖刺3秒38、站立彈跳66厘米、跑動最大彈跳76厘米。
然后我們再看2013年普拉姆利參加選秀時的體測數據,身高2米11、臂展2米10、站立摸高2米74、體重108公斤(目前已經增重到115公斤),掌長24.7厘米、掌寬24.1厘米、變向敏捷測試10秒89、折返跑2秒76、四分之三沖刺3秒29、站立彈跳77厘米、最大跑動彈跳91厘米,當年還有84公斤臥推項目,普拉姆利推了14次(我放上和他一屆的中鋒臥推成績做個對比,戈貝爾7次、亞當斯16次、科迪-澤勒17次、當屆第一姆巴克韋 21次)。
通過兩人的體測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楊瀚森在身高臂展的靜態身體天賦方面要比普拉姆利強,但在敏捷性和運動能力的動態身體天賦方面遠不及普拉姆利,而且上肢力量是中國球員弱項,戈貝爾才推7個,我不認為楊瀚森會比戈貝爾強。
然后我把當年普拉姆利在NBA DRAFT網站的選秀評測拿出來和小楊做個對比。
普拉姆利綜合評分91分、小楊綜合90分,而且有一點特別有意思,當年NBA DARFT網站給普拉姆利的選秀模板設定為中國球員易建聯。
Athleticism(運動能力)普拉姆利9分,楊瀚森6分,通過前面體測數據大家就能看到,普拉姆利作為一個大個子跑得快跳得高,運動能力確實非常出色,相比之下小楊的運動能力稍顯不足。
Size(尺寸)兩人評分都是9分,但小楊身高臂展比普拉姆利更出色一些。
Defense(防守)兩人評分都是7分,盡管普拉姆利的運動能力不俗,但在四年NCAA比賽期間并未展現出有壓制力的防守能力,所以他在選秀時的防守評分較低,事實證明他加入NBA后的防守能力也屬于一般水平,而通過夏季聯賽看,小楊的防守在NBA也算弱項,在運動能力受限不利情況下,只能在防守悟性和防守戰術理解方面下大功夫。
Strength(力量)兩人都是8分,還是看前面體測數據,普拉姆利的臥推項目14次已經算合格水平,這項評分我認為小楊肯定低于普拉姆利。
Quickness(敏捷性)普拉姆利8分,楊瀚森7分,從體測中可以看出,普拉姆利作為一個2米的大個子非常靈活,我想也正是因為這點,才讓他在小球風潮下有了生存空間,在換防中能盡最大努力跟上對手,而小楊的移動能力在中鋒中算不錯的,但還是沒法和當年的普拉姆利相比。
Leadership(領導力)二人都是7分,普拉姆利的評分在當時略顯低,他在杜克大學的大四賽季已經成為球隊隊長,在攻防兩端都擔任指揮官角色,當然一旦進入NBA以他的天賦和能力只能做插件中鋒,小楊在夏季聯賽舞臺展現出了領袖氣質,在攻防兩端都頻繁指揮隊友跑位,這點對中國球員來說非常難得。
Jump Shot(跳投)二人都是7分,以上帝視角看,這項評分給普拉姆利評高了,他后來加入NBA后幾乎就是完全放棄跳投技術,罰球命中率也不高,而楊瀚森具備投射潛力,射程甚至可以擴展到三分線外,在聯盟重回內線的趨勢下,無論是中投還是三分投射對中鋒來說都變得非常重要,小楊如果能把投射技術練扎實,那戰術作用將大大加強。
NBA Ready(NBA準備)二人都是8分,這個我認為有點不妥,普拉姆利作為美國球員,從小到大一直在美國籃球環境中成長,在杜克大學打滿四個賽季,最后一年更是取得場均10籃板17分的兩雙數據,帶隊打進NCAA瘋狂三月終極八強,基本上等同于去年的扎克-伊迪統治力,所以他是完全做好了NBA準備,我認為這項評分他至少是9,應該比楊瀚森高一些。
Rebounding(籃板)二人都是8分,普拉姆利的運動能力和體型在爭搶籃板方面能占據優勢,而通過夏季聯賽小楊已經暴露出因體能下降帶來的丟籃板弊端,當然他在擋人幫隊友搶籃板方面做的不錯,防守籃板是中鋒的看家本領,小楊一定要在這方面下大功夫。
Potential(潛力)二人都是7分,普拉姆利參加選秀時已經是打滿大學賽季的大齡秀,基本沒有任何潛力可挖,但小楊通過夏季聯賽的表現給球迷帶來更多期待,希望他能不斷給球迷制造驚喜。
Post Skills(低位殺招)普拉姆利6分,楊瀚森8分,普拉姆利的得分手段基本就是籃下高空作業、爭搶前場籃板的二次得分、空位接球上籃,他不會低位技術,而小楊身上一大賣點就是在低位有腳步技術,持球轉身以及籃下終結都非常流暢,低位技術也是最難練的,金州勇士當年聘請教約基奇的中鋒教練德揚-米洛耶維奇去教懷斯曼,但大聰明完全練不會,霍華德年輕時也花費重金聘請“夢幻腳步”中鋒奧拉朱旺單獨教學,但也進步不大,現在NBA的潮流又從魔球三分向慢速內線回流,小楊如果將低位技術發揚光大,那戰術地位將大大增加。
Intangibles(無形資產)普拉姆利7分,楊瀚森8分,這也是許多楊黑說的,小楊有中國市場,NBA管理者也希望小楊能打出來。
最后我們再看看普拉姆利在新秀賽季的數據表現,他參加70場比賽,其中有22場首發,還隨隊進入季后賽,場均出場18.2分鐘得到7.4分、4.4籃板、0.9助攻、0.8蓋帽、1.1次失誤、2.4次犯規數據, 95%的得分來自油漆區,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就是籃下扣籃,總計完成119次扣籃,122次罰籃、69次上籃、7次勾手、8次跳投,對手場均在其面前出手8.1次命中4球,命中率到49%,對手在他防守下命中率平均提升2.6個百分點,可以看出普拉姆利的新秀賽季的攻防表現都比較一般,希望楊瀚森在新秀賽季能取得開門紅。
中國籃球迷是見過吃過的,我們親眼見證了姚明的成功,但也正是因此我們希望中國出個中鋒就能達到姚明的高度,這就好比我的前女友是迪麗熱巴,那以后看別的女孩都差點意思,所以我們都拿小楊和各種球星對比并希望他能成為下一個球星,但我們也知道,想達到NBA球星級別的難度有多大,不管怎樣都希望小楊的職業生涯能一帆風順,在NBA留下屬于自己名字的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