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7月21日訊(記者 姜曉 通訊員 郝建富 張丹丹)隨著最后一道紫外線光束在管道內緩緩熄滅,昨天上午,福山區南區污水主干管最后一段“病患”管道宣告修復完成。至此,采用先進非開挖技術的南區污水主干管修復工程圓滿竣工。
記者在河濱東路施工現場看到,整個過程如同進行了一場精密的“地下微創手術”——沒有大型機械轟鳴,沒有塵土飛揚的開挖場面,僅通過幾個小小的檢查井口,便讓總長1.8公里的城市“靜脈”重獲新生,顯著提升了福山主城區排水“免疫力”,為守護城市水環境、建設宜居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這段主干管‘服役’多年,出現了多處滲漏、破裂、錯口、脫節等問題,不僅影響排污效率,更存在污水滲漏污染水土的隱患。”福山區環衛中心負責人指著修復前后的對比檢測圖像告訴記者,“現在你看,修復后的管道內壁光滑如鏡,水流阻力大大降低,過流能力顯著提升。這相當于給管道內部穿上了一件高強度的‘新內衣’。”
記者了解到,此次修復徹底解決了困擾該區域已久的管道結構性問題,有效根除了污水外滲風險。新形成的復合管結構強度高、抗腐蝕性強,大幅延長了管網的整體壽命。從長遠看,更避免了未來重復開挖帶來的巨額經濟和社會成本。
煥新的是管道,暢通的是民心。福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表示:“這項工程的順利完工,離不開廣大居民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施工期間,大家對短暫、局部的通行不便給予了充分包容,共同見證了‘微創改造’的高效與便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