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齊魯壹點消息,7月11日,朝鮮半島上空轟鳴聲打破了平靜。美軍B-52H戰略轟炸機與日韓戰機編隊展開聯合空中演習,巨大的機翼陰影籠罩邊境線。這次軍演創下多個“首次”:B-52H首次在半島附近巡航,美日韓總參謀長首次同步指揮——美國在向朝鮮傳遞赤裸裸的戰略威懾信號。
朝鮮的回應毫無意外,卻字字如刀。7月13日,朝鮮國防省政策室長公開警告:美日韓的軍事勾結已成“地區和平的主要危險因素”。朝方直言,美國2025年在半島部署的戰略打擊力量“創歷史新高”,三國軍演規模“大幅增加”,將朝鮮半島推到了“不可預測的軍事對抗邊緣”。聲明最后亮出底牌:采取“反射性反制措施”是朝鮮的正當權利,朝鮮軍隊已處于高度戰備狀態,“將以實際軍事行動明確立場”。
拉夫羅夫(資料圖)
就在演習硝煙未散之際,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悄然抵達平壤。7月12日,朝鮮元山葛麻機場迎來這位特殊客人。朝鮮領導人打破外交常規,在度假勝地與拉夫羅夫進行“長時間、坦誠和保密的談話”。現場畫面顯示,兩人握手寒暄時神情放松。拉夫羅夫更帶來關鍵信息:他明確向朝鮮領導人表示俄方“不接受任何針對朝鮮的挑釁行動”,并將全力維護朝鮮的合法權利。朝鮮領導人則強調朝俄在所有戰略問題上高度一致,兩國關系已具“同盟”性質。
俄朝關系的戰略捆綁遠超外界想象。自去年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以來,朝鮮向俄輸送了超過500萬枚炮彈、100多枚彈道導彈,還向烏克蘭戰場派遣了約1.2萬名士兵。韓國情報部門最新數據顯示,朝鮮對俄炮彈援助已激增至驚人的1200萬發,近期還計劃增派3萬精兵助戰。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推進,背后是朝鮮傾力支持的鋼鐵洪流。
拉夫羅夫(資料圖)
拉夫羅夫訪朝后立即轉道北京,行程緊迫猶如救火。7月13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中俄外長會晤引人注目——王毅與拉夫羅夫都未系領帶。拉夫羅夫開門見山提出四方面重點:深化中俄各領域合作,推動上合組織峰會籌備,并就朝鮮半島、烏克蘭危機、伊朗核問題等關鍵議題深度溝通。王毅則重申中俄關系的“戰略價值”,強調雙方應“共同應對動蕩變革世界的挑戰”。
美國的威懾戰略正陷入尷尬悖論:本想通過B-52H威懾朝鮮停止援俄,結果反將俄朝推得更近;特朗普政府意圖拉攏俄羅斯共同制華,卻促使中俄戰略協作日益緊密。美日韓軍演非但未能拆解朝俄同盟,反而讓三方在對抗壓力下加速靠攏——朝鮮獲得大國背書,俄羅斯穩住軍援通道,中國則通過上合組織強化區域影響力。
拉夫羅夫(資料圖)
當B-52H的陰影掠過三八線,它投下的不僅是軍事威懾,更是大國博弈的復雜棋局。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已不再是孤立的區域危機,而成為牽動全球戰略平衡的支點。美俄在烏克蘭的較量、中美在印太的博弈,正通過朝鮮這個樞紐產生傳導效應。拉夫羅夫在72小時內穿梭于平壤和北京的外交軌跡清晰表明:當美國試圖用武力施壓時,被威懾者正在編織更堅韌的協作網絡。這場三方博弈的勝負,將取決于誰能真正破解“越壓制越團結”的戰略怪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