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投資1.2萬億,發電量相當于三個三峽大壩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然而,當消息傳到印度的時候,印度人民不樂意了,還出現了“如果大壩影響我們,莫迪應該采用采用必要措施,甚至將工程描述成“戰略水炸彈”。
中國建自己的水電站,為自己的能源供應服務,卻讓印度如此抓狂,這究竟是為什么?
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的設計和規劃,早已被列為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這一次拿出的方案可謂“大手筆”:總投資1.2萬億元,5座梯級電站,加上天然落差的地形優勢,預計年發電量可達到3000億千瓦,相當于三峽大壩發電量的三倍!
它被譽為中國能源版圖上的“定海神針”,不光能照亮千家萬戶的燈,更能幫中國解決新能源并網時“用電不穩”的技術難題。
更重要的是,西藏經濟的格局將被徹底重塑,有了穩定的電力支持和3000億直接基建投入,西藏將告別靠中央“輸血”的模式,走上自我造血之路。
這樣看來這完全就是一個利國利民的超級工程,可為何偏偏讓印度感到焦慮不安?原因就在于“水”,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奔騰千里,出了中國后流向印度和孟加拉國,名字也變成了布拉馬普特拉河。
對于印度東部5000多萬人的生活,這條河堪稱命脈,而印度人最擔心的是:一旦中國建成這座大壩,就能掌控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量。
不管是旱季蓄水導致河水減量,還是雨季突然泄洪造成洪災,印度的輿論都描繪了中國可以“控水為王”的可怕場景,這種擔憂一經傳播,迅速發酵成恐懼和不信任,在許多印度民眾眼里,中國隨時等著操縱印度的天氣和農業。
但真實情況,并非印度媒體一再炒作的那樣,工程建設采用的是徑流式發電,也就是說水在流過壩體的過程中完成發電,不會蓄積大量水量,更不可能像印度所擔憂的那樣“斷水”或“開閘泄洪”。
不僅如此,中國此前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安撫相關國家的疑慮,比如向印度共享水文數據、主動邀請印度相關機構參與研究工,這些都表明中國對下游是合作而非威脅,可是,“不信任”已經深深植根于印度輿論場。
那么印度究竟在害怕什么?不過是在恐懼源它自己的行為模式。
自己嚇自己
要說印度為何對中國這座大壩感到草木皆兵,這和它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很大的關系,近年來印度每次與巴基斯坦發生沖突時,印度并不罕見地將“水”當成一種武器。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生命線,而印度又恰巧掌控了該河流域的上游,從1960年簽署《印度河水條約》以來,印度曾多次利用自己在上游的地勢優勢,通過斷水、泄洪等方式脅迫巴基斯坦。
更讓巴基斯坦痛恨的是,在旱季,印度會關閘限水導致巴國內河水不足,而到了雨季,印度卻會無預警開閘放水,使得巴基斯坦洪災頻發。
所以,當中國宣布要在雅魯藏布江上建大壩時,印度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會不會像我們對付巴基斯坦那樣對付我們?”這種源于自身經驗的恐懼,成為了印度反對的根源。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中國官方多次發聲,明確澄清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不會影響下游,但印度的輿論和政府依然充耳不聞。
不過,印度的抗疫顯然擋不住歷史的潮流,如今的中國早已不再是幾十年前“韜光養晦”的模樣,而是一個有能力、有技術完成超級工程的國度。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開工,對中國的發展意義重大,這是一項沒有任何妥協必要的工程,而印度的反對更不會產生實際影響。
西藏的未來
工程的另一個關鍵意義在于,它將真正為西藏帶來經濟“換心”,過去的西藏長期依靠中央財政支持,財政自給率僅為31%,這樣的發展模式雖然支撐了日常的民生需求,但卻無法讓當地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而雅魯藏布江工程,可以說是一場徹底改變西藏經濟格局的“手術”,據計算,大壩投用后將為西藏帶來每年超過200億元的直接財政收入,而地區內經濟活動的活躍度也將成倍增長。
再加上配套的川藏鐵路建設、西藏公路網絡優化等一系列大基建工程的助推,未來20年,西藏將成為全國基建與經濟發展的熱土。
從新能源開發到大數據中心,從礦產開采到邊貿物流,雅魯藏布江的水將不僅是光伏和風能的穩定之源,還可能是西藏邁向自給自足經濟的助推劑。
這還沒算上未來更宏大的布局,有人提出,雅魯藏布江的水電工程也為中國未來的調水工程積累了寶貴技術經驗,將東北部河流和西北沙漠連接起來,讓干旱區域變成“塞上江南”的計劃。
可以這么說,雅魯藏布江工程不僅讓西藏未來可期,也讓全國用水資源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雅魯藏布江工程選擇的地點,距離中印爭議地區不過20公里,這讓印度特別不安,過去,這片區域因地勢復雜、交通不便,成為中印邊界的“天然屏障”。
但如今不同了。這項水電工程配套的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了解決“天塹變通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交通條件還讓中國的軍事投送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這一切無疑是對印度的一份無聲警告。
不過,中國并不僅僅止步于邊防意義,科技上,這座大壩被譽為“挑戰地獄級難度”的超級工程,它應用了諸多尖端技術,比如AI抗震系統、生態廊道細胞監測網絡等等。
這讓它不僅成為一個發電的機械工具,而是向全球證明,中國有能力在最險峻的環境中實現開發與保護的統一,坦率講,印度無法參照,因為它連布拉馬普特拉河3%的水電資源都還沒開發。
印度抗議歸抗議,但這座項目給世界傳遞的信息是明確的:中國不僅僅是水電開發的大國,更是能源解決方案的輸出者,從節能減排到全球碳交易市場,這座大壩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印度所謂的“生存恐懼”。
文章信源:
光明網---2025.07.20:《李強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開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