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美食,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導語
因為學習的契機,二刷潮州,這是一篇作業里的一些思考。
01
資源家底:藏在「山水城」里的三張王牌
潮州歷史悠久,自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置以來,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古時,潮州作為潮汕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獨特的建筑、豐富的民俗和美食就已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和商旅人士。
圖/古城夜景@網絡
潮州旅游資源涵蓋地文景觀、水域景觀、建筑與設施、歷史遺跡等七大主類。其中,“建筑與設施”(如廣濟橋、開元寺、牌坊街)和“歷史遺跡”(如潮劇、工夫茶藝、潮州木雕等非遺)是最亮眼的底色。其次,潮劇、英歌舞等民間藝術形式充滿活力,展現了潮州人民的精神風貌和獨特創造力。同時,筆架山的自然風光、韓江的兩岸盛景,共同構成“山水城”交融的格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潮州菜獨特的口味聞名遐邇,吸引著眾多食客前來品嘗。總體而言,潮州旅游資源具有極高的觀賞、體驗和文化價值。
但是,就旅游資源質量來看,潮州旅游資源以普通級旅游資源為主(占比86.11%),這也說明潮州旅游資源并非底蘊不足,而是開發不足。結合在景區的參訪,談談個人感受:
歷史“觀光化”:坐擁廣濟橋(5A景區,中國四大古橋)、牌坊街(23座明清牌坊)、開元寺(唐代古剎)、韓文公祠(4A)等優質資源,卻主要停留在“觀光打卡”層面,未形成鮮明的文化IP與延伸產品;
體驗“靜態化”:工夫茶、潮繡、潮劇等20余項國家級非遺集群,鮮少轉化為可體驗的旅游產品,“文化深厚”與“體驗薄弱”存在矛盾反差。
資源“散裝化”:古城及周邊資源呈“散點式”分布,歷史建筑、非遺項目、自然風光各自為營,缺乏聯動,未形成游覽體系,難以延長游客停留時間。
業態“單一化”:市場供給業態以餐飲、零售等低客單價業態為主,相對單一,缺少體驗類業態以及具備潮州特色的文化類業態。
02
游客畫像:年輕人要的不只是牛肉丸
潮州的游客群體呈現出鮮明的特征,超六成為青壯年高知群體,大都為動車1-3小時圈內的「周末逃離族」 。從旅游行為看,停留時間普遍較短,“短途快游”特征明顯。其次,來潮理由首要是“吃”——100%為牛肉火鍋/魚生/粿品,其次是“拍”,牌坊街與廣濟橋是朋友圈硬通貨。
游客槽點主要集中在3方面:
開發深度不足:對于歷史文化資源的講解和展示內容相對簡單,游客難以全面了解其內涵。
文化體驗不足:部分游客反映導游講解水平參差不齊、展示與介紹指示不完備,影響對景點文化內涵的理解。
配套服務不完善:一些民俗體驗活動場地有限,設施簡陋,影響游客體驗。停車難,停車位距離古城較遠。
綜上,目前游客對景點打卡和品嘗美食滿意度較高,但是其購物體驗、文化體驗仍未被很好的滿足,這與潮州豐富的歷史沉淀和非遺資源并不匹配;同時,潮州旅游還呈現停留時間短的問題,這些都是旅游需求的可為空間。
03
破局思考:讓歷史「活」在當下
沉浸式文化現場
全方位挖掘廣濟橋、牌坊街、開元寺等核心景點的價值,進行全方位包裝,提升旅游資源級別,如放大廣濟橋作為中國四大名橋的宣傳,將其作為“全國”級別的地標的價值釋放,另外,可以橫向拓展橋類博物館/展館等,豐富廣濟橋的游覽體驗。
目前開元寺已經推出了一些文創盲盒等產品,但“塑料感”較強,可以繼續升級,同時也可結合祈福文化開發定制化體驗,推出禪意文創、素齋品鑒等產品,從“靜態參觀”轉向“動態參與”。
其次,挖掘潮州多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內涵及資源,進行整體包裝及商業方案規劃。
圖/開元寺的文創@文商旅CTO
主題路線串起散落珍珠
以核心景區+特色路線的方式,包裝3~4條潮州旅游路線:歷史文化線(廣濟橋-牌坊街-開元寺)、非遺體驗線(潮繡工坊-鐵枝木偶戲館-工夫茶體驗館)、古建筑研學線(己略黃公祠-駙馬府-龍湖寨)、山水休閑線(韓江游船-鳳凰山登高),通過“一線一主題”滿足多元需求,解決資源分散問題。
民俗場景化植入
潮州具有豐富的傳統演藝資源,如潮劇、潮州歌冊、英歌舞等,可結合在潮州古城內進行沉浸式體驗區打造,加強游客的游覽感受。將潮劇、英歌舞等傳統演藝“搬進”古城,牌坊街上演潮劇片段;節慶英歌舞巡游,讓游客近距離感受“剛勁豪邁”的民俗張力,讓文化“活”起來。 甚至,潮劇快閃小酒館也可以開起來,喝著單叢特調看《陳三五娘》折子戲 ,非遺文化深植。
活化非遺技藝
潮州非遺眾多,其中不少也面臨失傳,亟需保護活化。依托古厝資源打造非遺工坊集群,邀請潮繡、木雕、手拉朱泥壺等非遺傳承人駐場,游客可觀摩大師創作、親手制作小件工藝品;開發“非遺禮盒”(如定制潮繡絲巾、彩瓷茶具),將體驗轉化為可帶走的“文化記憶”,同時助力非遺傳承。
從「賣特產」到「賣文化」
以“潮州陶瓷”、“工夫茶”為突破口,打造專屬旅游名片:依托“全球最大日用瓷生產基地”優勢,建設陶瓷文化園,推出“設計-燒制-彩繪”DIY體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活化石”之稱的潮州,古城內茶肆卻不多,茶文化之旅打造“采茶-制茶-品茶”全鏈條的文化體驗。另外,也可專門開辟“茶文化之旅”、“潮瓷文化之旅”等特色旅游路線。加強對特色旅游商品的包裝及推廣,讓“舌尖上的潮州”與“指尖上的非遺”共同成為核心吸引力, 提升旅游消費額。
解決游客痛點
首先是交通優化:針對停車難,開通 “古城快線”接駁巴士;推出共享電單車“潮玩卡”(掃碼解鎖古城全域通勤)。
其次是旅游服務的升級:需要加強導覽設施的建設,如AI語音導覽,同時提高講解質量、增加旅游景點介紹標志牌等。
第三,可以考慮“留客策略”,如與酒店聯動“住一晚送早茶”計劃,夜間旅游體驗包(如鳳凰塔燈光秀+潮劇折子戲專場)等。
04
未來已來:從「路過」到「沉浸」
從千年古橋到百年老店,從非遺技藝到市井煙火,潮州的旅游魅力藏在細節里,也藏在未被充分挖掘的潛力中。希望通過文化體驗的深化、產品體系的完善,這座古城或將真正實現從“一日游”到“深度游”、從“觀光地”到“文化體驗地”的跨越,讓“潮韻千年”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看見、記住。
讓歷史可參與,讓文化可帶走,
這才是「潮韻千年」的真正打開方式。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