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在7月15日正式發布。這份文件再次將中國列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不僅誣稱中方“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更史無前例地用了39頁篇幅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耐人尋味的是,這份精心炮制的報告卻漏洞百出——在羅列所謂“證據”時,連解放軍戰機數量都能抄錯數據。去年報告稱中國殲-16戰斗機保有量為292架,今年突然變成“100多架”,轉而在分析臺海局勢時又跳回312架。這種前后矛盾的“數據魔術”,暴露了日方為渲染威脅而信口開河的敷衍態度。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核武器數據。白皮書宣稱中國擁有600枚核彈頭,預計2030年將突破千枚。然而國際權威機構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實際戰備核彈頭僅有24枚。當五角大樓2022年報告稱中國擁有300套洲際導彈發射裝置時,日本竟將其“縮水”為截至2025年僅有200套。這種“抄作業還抄串行”的荒腔走板,讓所謂“專業防務報告”徹底淪為政治操弄的遮羞布。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政府如此費盡心機,真實意圖早已呼之欲出。新版白皮書毫不掩飾地強調要發展“反擊能力”,重點推進遠程導彈系統研發。結合此前日美密謀在日部署“堤豐”中程導彈系統的動向,其戰略野心昭然若揭。一旦與美國在菲律賓的導彈系統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火力范圍將覆蓋中國東部核心經濟區。這種遠超“專守防衛”需求的進攻性布局,分明是在和平憲法邊緣瘋狂試探。
白皮書中對臺灣問題的指手畫腳尤其危險。7月16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大校嚴正指出,日本所謂“反對單方面改變臺?,F狀”的論調,實質是變相否定中國統一臺灣的正當權利。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1945年光復的歷史事實不容篡改。日本此舉無異于向島內分裂勢力釋放錯誤信號,助長其冒險心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早在7月15日便警告日方,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石破茂(資料圖)
耐人尋味的是,日本在鼓噪擴軍的同時,防衛預算已悄然飆升至GDP的2%,并大幅放寬武器出口限制。這些動作與白皮書中拼湊軍事“小圈子”、甚至試探修改“無核三原則”的雜音形成危險共振。當美國智庫報告顯示中國軍費僅是日本4.8倍,而經濟總量超其兩倍多時,東京渲染“中國軍力失控”的敘事顯得尤為蒼白——這分明是為突破戰后體制找借口。
2025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節點,日本非但不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反而在7月內閣會議發布白皮書后,政客繼續偷偷摸摸參拜靖國神社。這種精神分裂式的表演,讓所謂“和平國家”的承諾淪為國際笑柄。外交部與國防部已同步向東京提出嚴正交涉,中方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八個字清晰劃出紅線。
石破茂(資料圖)
石破茂政府把“中國威脅論”當作軍事松綁的萬能鑰匙,本質上是一場危險的戰略賭局。當日本連解放軍戰機數量都數不清時,其所謂“專業防務判斷”已淪為國際社會的笑談。歷史早已證明,任何企圖挑戰戰后秩序、破壞地區穩定的行徑終將自食其果。中方手握歷史正義與強大國力的雙刃劍,若日本繼續在謊言鋪就的歧路上狂奔,終將撞上維護和平的銅墻鐵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