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直寄希望于美國提供更遠射程的導彈,讓他能打擊俄羅斯縱深目標。
就在全球都在揣測特朗普政府是否放行烏軍用美制遠程導彈襲擊莫斯科時,白宮瞬間“打臉”了:特朗普明確表態,“不允許對莫斯科動手”。
事情要從兩周前說起。英國《金融時報》獨家披露,特朗普在一次與澤連斯基的通話中,竟然問他:“如果美軍給你更先進的遠程導彈,你敢打莫斯科嗎?”
消息一出,軍迷和政壇人士立馬炸鍋:這可是美國官方首次暗示讓烏克蘭打到俄羅斯心臟地帶。
但好景不長,當天傍晚,白宮新聞秘書緊急發聲:“媒體斷章取義,總統從沒鼓勵襲擊莫斯科。”緊接著,特朗普本人通過社交媒體補刀:“我們絕對不會讓烏克蘭打莫斯科。”
這還不算完。隔了不到一天,特朗普又放話:美國不會提供任何射程超300公里的遠程導彈。至于射程動輒上千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別想了,我沒打算給。”
幾番反轉讓澤連斯基心里跟打鼓。畢竟,這事擱誰都迷幻,剛聽到可以打莫斯科的好消息,轉身就被告知“一句玩笑話”。
為什么特朗普態度來回大轉彎?背后有幾個邏輯。首先,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對襲擊莫斯科的代價相當忌憚。
據美國媒體透露,俄羅斯立法明確:若首都遭外敵打擊,俄可動用戰術核武。這種“紅線”誰也不敢輕易碰。特朗普雖然愛放狠話,但真正下決心要冒核風險?顯然不太可能。
其次,特朗普一直玩“杠桿外交”:一方面對烏示好,逼俄羅斯讓步;另一方面又不斷調整軍援力度,給基輔當“急剎車”。這50天所謂“最后通牒”就是典型例子。看上去強硬得不得了,實則留了退路:“給你50天,要么談判要么受關稅”。現在連莫斯科都不能碰,50天通牒也成了“水電費提醒
澤連斯基團隊自然不干,畢竟“對俄強硬”要是軟了,這仗還怎么打?
所以剛傳出特朗普口風一轉,澤連斯基發言人就趕緊放話:“我們對美國的援助永遠心存感激,但也要為保衛國家尋找各種選項。”
這番表態暗含兩層意思:一是要繼續游說美方再加碼援助;二是要向國內釋放“美國背后支持我們”的信號,穩定士氣。
然而,美國早晚還是要回歸“美國優先”。打烏克蘭這仗,投入的政治和經濟成本實在不低。歐洲也有意見,德國總理默茨曾抱怨,“不給我們提供更多‘愛國者’,別怪我們不幫忙出錢。”希臘、波蘭等國也在各自算盤里糾結:自己的防空成本夠高了,沒余力再給烏克蘭無償支持。
歐美都不齊心,也難怪俄羅斯的反應顯得格外淡定。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曝料稱,俄方從未把莫斯科打擊納入“對抗升級”的選項,仍在按部就班推進戰事。
對他們來說,若烏克蘭真冒險襲擊首都,俄方只要一聲令下,戰術核或重點反擊隨時就能讓基輔付出慘重代價。相比之下,特朗普的變臉更像是一場“口水戰”,根本撼動不了俄軍的肌理。只有澤連斯基被玩弄于股掌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