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臺當局的小把戲正在上演,賴清德“團結十講”的第五講突然消失,他本打算大談所謂的“外事成就”,卻因真相難以掩蓋而被迫擱置。
在臺媒爆出賴清德計劃8月竄訪中南美洲的“友邦”,并可能“過境”美國紐約與達拉斯的消息后,臺當局采取了“不證實不否認”的策略。這一舉動,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是民進黨當局為掩蓋對外路線失衡所下出的無奈棋。
(賴清德)
賴清德的“團結十講”,此前幾講雖內容空洞,但至少還能登場亮相,為何偏偏“第五講”卡殼?道理其實并不復雜——民進黨的所謂“外事成就”,已經達到腐朽地步。近年來,臺“邦交”不斷流失,賴清德引以為豪的“印太伙伴”早就名不副實。這使得賴清德連句能拿得出手的話都難以找到,更別提構建完整的“第五講”講稿了。
至于賴清德能不能如愿以償地“過境”美國,這也不過是臺美之間心照不宣的一場表演。美方設計好舞臺,而賴清德只需按部就班配合演出。然而,在這“過境秀”的背后,臺灣作為美國棋子的角色愈加明顯。對于臺當局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去到哪些國家,而是“過境”美國時,能否獲得美方政要的點頭認可。這種矛盾的邏輯,在臺灣內部被粉飾成“深化伙伴關系”,而在外界眼中,不過是例行服從安排的工具人角色。
(去年賴清德“過境”夏威夷)
美國是否允許賴清德高調過境,直接關乎臺當局能否繼續吹噓其“外事成果”。如果美方需要降溫,這些所謂的“成就”很快就會灰飛煙滅。在過去一年里,賴清德配合美方涉臺戰略布局,卻未得到任何實質性安全保障或承諾。這種緊跟美方步伐的策略,只會將臺灣推向更加危險的境地。
從賴清德“外事演講”被推遲,到想盡辦法“過境”美國的背后,隱藏著一個極其危險的邏輯——那就是民進黨在賭美國態度的可靠性。倘若美國表示支持,他們就能自我陶醉于所謂的“國際認可”;可一旦美國選擇沉默,臺當局便立馬變得無所適從。
對于賴清德的竄訪行程,大陸方面已明確表示堅決反對。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聲稱,“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臺灣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竄美,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形式縱容支持“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徑。”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堅決反對”一連說了3次,說明我們的態度和立場絕對不會改變,同樣也給賴清德的錯誤舉動定了性。換句話說,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任何形式的美臺接觸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如果賴清德執意“過境”美國,并得到美國點頭批準,那大陸勢必采取強力反制措施。
這樣的警告并不只是我們說說而已,例如,去年賴清德竄訪之前,解放軍進行了強勢的軍事警告。若美方此次刻意試探中國的底線,解放軍的反應只會更為迅速且嚴厲。這不僅是對臺灣方面的警示,也是在提醒美國其所面臨的風險。
(解放軍艦艇在臺海活動)
目前來看,賴清德的每一次“過境”,都是在試探大陸的紅線。而大陸的反制措施,則可能從震懾開始,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甚至包括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賴清德所謂“過境”美國,從本質上是“倚美謀獨”的政治冒險。然而,任何美臺勾連都無法動搖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共識。賴清德的這場豪賭,在缺乏長期支持的情況下,注定是一場沒有出路的冒險。
綜上所述,賴清德及其團隊所采取的不成熟策略,不僅暴露了其脆弱地位,也預示著臺灣在對外事務上的困境。在這種背景下,島內各界有必要認清大勢,努力尋找實際可行的方案,而非一味倚重外部勢力,來實現短期目標。無論如何,臺灣的未來只能在尊重兩岸關系發展,和祖國統一的前提下,才能尋求到真正意義上的平衡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