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籃淘汰中國女籃進決賽,場上比分一翻出來,國內球迷心里多少有點不是滋味,結果還沒消化完失落,韓國媒體那邊已經開噴,直接把矛頭對準中國女籃的三分和張子宇,說什么“作弊式打法都贏不了,還順帶嘲諷教練只會聯防,講真,這波幸災樂禍的操作,網友看了都忍不住想點贊回懟,但仔細琢磨,韓媒嘴上的這些槽點,其實也不是全無來由
先說數據,三分球22投6中,27%的命中率,實話實說,這場中國女籃的外線是真的沒打開,反觀日本隊,三分34投16中,直接把中國隊外線防線轟成篩子,這種外線失守,球迷都看得頭大,韓媒一句“中國隊不會投三分,雖然有點陰陽怪氣,但比賽擺在那,確實讓人無話可說
張子宇這邊也沒逃過輿論風暴,身高2米26,放亞洲杯賽場上確實屬于“站著就有威懾力的存在,韓國媒體抓住這一點各種上綱上線,從“奧尼爾式違規到“該禁賽,說得好像身材高就是原罪,球迷聽了難免上火,但話說回來,這場比賽張子宇也被日本隊針對得挺慘,移動慢、擋拆一來就被拉出來,宮澤夕貴甚至多次靠節奏變化突防成功,說白了,優勢和短板都被無限放大,張子宇成了所有爭議的靶心
說回教練組,宮魯鳴堅持“韓旭+張子宇雙塔陣容,進攻重心明顯往內線靠,外線李夢缺席,鋒線三分火力直接打折,外線打不開,內線也被日本隊鎖死,球迷看著都急,這種時候再多的內線優勢也沒法一錘定音,韓媒說聯防沒用,人家日本隊就是擋拆+輪轉,田中心和東藤奈奈子三分線外空位就開火,防線一崩,比分就拉開,這種局面,教練組的臨場調整確實值得商榷
其實中國女籃的三分問題不是一天兩天,李夢之后,外線缺個能站出來的世界級射手,三分命中率一直不算理想,碰上日本這種外線強的對手,短板就直接暴露,網友都在說,這場比賽外線要是能多進仨,局面可能完全不一樣,問題來了,外線到底是陣容問題還是臨場發揮?又或者說,戰術體系是不是還太保守?
韓媒這波冷嘲熱諷,表面上是在挑釁,實際上也有點戳到中國女籃的痛處,輿論場里有球迷說“嘴硬沒用,場上見真章,也有人覺得韓媒管得太寬,不過不得不承認,這些爭議背后,確實是中國女籃需要補課的地方,尤其是三分球和臨場應變,不能總靠內線吃飯,現代籃球早就不是靠一高打天下的年代了
當然,韓媒說張子宇“作弊,這話多少有點上綱上線,籃球本來就有身高紅利,哪有規定超過2米20就不讓打?說到底,關鍵還是看能不能把身高優勢用好,能不能補齊外線短板,下次碰上日本這種對手時,能不能有更多變化和調整空間
很多球迷關心,下一步怎么辦?其實答案也不復雜,三分要練,外線要補,教練組的臨場指揮也要更靈活,不能只盯著老路子不變,亞洲女籃的格局變了,日本、澳大利亞都在進步,中國隊要想繼續當老大,就得把自己的問題擺在臺面上,別總想著一招鮮吃遍天
至于韓媒的挑釁,中國球迷大可不必過分上頭,場上用結果說話才是硬道理,歷史上中國女籃也不是第一次被看衰,每次跌倒爬起來,總能給人驚喜,這次輸球,的確讓人不爽,但也別全盤否定,畢竟輸給的是亞洲頂級強隊,下一場打韓國,說不定就是最好的回擊機會
總的來看,這場球暴露了中國女籃外線短板,也讓外界看清了張子宇式打法的上限和下限,韓媒的幸災樂禍雖然讓人不爽,但也提醒我們,亞洲女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不斷補短板、提效率,才能讓質疑聲變成下次的掌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