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電影還原出細節和郎朗的口述回憶完全不同。電影省略了郎朗父親對郎朗花樣百出的羞辱和貶低,直接簡化為“父子矛盾”,郎朗自己說要死然后要去跳樓(郎朗口述中是父親逼他去死他不愿意,逃走后開始以手錘墻),是郎朗父親一腳絆住了兒子,但這一絆直接導致兒子墜樓,又是父親的大手抓住了兒子,直到他把兒子拽回來。
然而真實的郎朗母親在他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盡管郎國任在郎朗幼年單方面決定辭職全職陪孩子甚至沒有跟周秀蘭商量。但郎朗在跟母親分離的時間里一直在思念她。郎朗曾這樣回憶:“在我整個童年的記憶里,我都在不斷地哭喊著尋找母親。”在郎朗痛苦的時刻,他也是最需要媽媽。
電影中的鋼琴老師們大致對應了郎朗一路上碰到的關鍵人物,但陳述原型似乎已經不重要。本片劇情里,郎朗考上音樂學院附中后,所有男老師都被塑造成要來跟郎國任(姜文)爭奪爹權的人,每個男老師都認為自己才決定了或即將決定郎朗的成功,郎國任必須對郎朗放手給自己管理。但每一次郎國任都不肯對兒子放手,繼而把兒子推向了一個又一個事業高峰,并在這個過程里連洋人都戰勝了,洋人都是錯的,爹才是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