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簽署至今,公開資料無法查到俄德在軍事技術方面有過哪些重要合作。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18日簽署命令,終止俄羅斯與德國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協議。俄羅斯外交部此前表示,該協議已失去意義和實際價值,“完全不符合俄德兩國關系現狀”。
正值北約號稱要“重新武裝烏克蘭”之際,俄羅斯此舉意有所指。
俄軍撤離德國后所簽
1990年兩德統一之際,蘇聯答應西方從德國東部地區撤出駐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遵照蘇聯承諾,且提前于1994年將軍隊從德國境內全部撤離。在這樣的背景下,俄德于1996年簽署軍事技術合作協議。
有報道稱,該協議旨在推動兩國企業、機構和部委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明確規定雙方在軍事裝備研發、生產及技術轉讓等領域的合作框架。但從簽署至今,公開資料無法查到俄德在軍事技術方面有過哪些重要合作。該協議更像一份意向性文件,或是德國對俄羅斯履行承諾撤軍的贊許表態。而即便冷戰后,哪怕是俄羅斯加入八國集團期間,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也很難展開軍事合作。雙方走得最近的一次是俄羅斯耗費巨資準備購入兩艘法國產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但在美國的阻撓下最終黃了。
“北溪”天然氣管道。圖源:GJ
至于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技術交流,比較有知名度的是“北溪”天然氣管道合作。但在俄烏沖突爆發后,該管道的波羅的海段被炸,也迫使德國與俄羅斯的技術、能源合作幾乎歸零。
“重新武裝烏克蘭”之際
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14日表示,德國可以從美國購買兩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并交付給烏克蘭。此話延續了德國總理默茨先前的表態,“德國愿意承擔部分援烏成本”。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員茍利武注意到,德國本身也在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
原本美國在撮合俄烏重啟和談,且俄烏代表已經在土耳其進行了兩輪和談,俄羅斯最近也稱已準備好第三輪和談。此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似乎改弦更張,提出“重新武裝烏克蘭”計劃。但法國、意大利、捷克、匈牙利、波蘭等國紛紛拒絕該計劃,反倒是德國挺起勁。這令俄羅斯立即作出反應,找到一份未啟用過的“老掉牙”協議撕毀,算是對德國的強硬表態。
德國總理默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圖源:GJ
茍利武分析,此前德國朔爾茨政府因在俄烏問題上態度猶豫而備受國內批評,甚至成為德國歷史上少數未能連任的總理之一。“而默茨在競選期間便明確表態支持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導彈,并暗示該導彈可打擊克里米亞刻赤大橋等戰略目標,這一立場不僅旨在增強烏軍戰斗力,更試圖通過打擊俄羅斯象征性目標迫使俄讓步,從而塑造更具進攻性的對俄政策。”
茍利武認為,默茨政府的另一重要考量是推動德國外交方針的根本性調整,即在北約框架下實現歐洲戰略自主。北約海牙峰會達成協議,要求成員國軍費開支提升至GDP的5%。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軍費增長不僅是對北約承諾的兌現,更是默茨政府“時代轉折”戰略的具體體現。通過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德國試圖在歐洲防務領域發揮更大主導作用,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姜浩峰
編輯 齊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