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兩天的CBA轉會市場夠熱鬧的,最出人意料的操作,非“遼寧錯失古德溫,上海男籃官宣簽約莫屬,按理說,古德溫上賽季打出的表現,聯盟里但凡想補強小外援的球隊都應該盯著他,遼寧這邊更是被《沈陽日報》點名,連球迷都在網上催著趕緊下手,結果山西沒留優先權,遼寧把經歷用在老熟人莫蘭德身上,古德溫這邊一轉身,直接宣布和上海簽了合同,你說這不是熱點話題,誰信。
拆解一下這波操作,先說遼寧,按慣例,沖冠球隊對小外援的要求極高,古德溫25歲的巔峰年齡,身體素質擺那兒,關鍵時刻能硬解,這種類型外援放市場上不多見,遼寧去年外線疲軟,球迷念叨了一年,結果今年自由市場上,球隊管理層優先續了莫蘭德,放走了古德溫,這決策到底是怎么想的,難不成真覺得后場靠國內球員就能頂一整季,還是信仰“熟人好用,這事兒沒個明說,但風險太大,尤其在外援用人政策一再調整的當下,遼寧這手棋,怎么看都有點保守過頭,畢竟,冠軍窗口期說長不長,說短真就一眨眼。
反觀上海男籃,操作極其果斷,布萊德索因傷基本確定退役以后,去年靠拼命補救才穩住局面,小外援問題早就成了短板,管理層也不是沒試過“擺爛補強,但效果始終不理想,這回看到古德溫成自由球員,直接全力出擊,沒給其他競爭對手反應時間,官宣速度很快,球迷都說這波很像“搶人大戰,但確實下了血本,關鍵是和王哲林的組合,理論上能補齊過去兩年“內外呼應不足、拉不開空間的老毛病。
當然,紙面陣容再豪華,也得看化學反應,古德溫和王哲林的內外雙核,能否兼容、能否打出1+1>2的效果,這才是下賽季CBA最大看點之一,別忘了,上海上賽季還留了洛夫頓,外線有古德溫,內線王哲林主打,洛夫頓做輪換,這陣容深度和靈活性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檔位,尤其是崔曉龍的加盟,補上鋒線活力,以往上海最大的問題是遇到強隊外線瞬間斷電,現在有了古德溫,至少能保證場面不至于被帶節奏。
問題來了,古德溫到底是不是“解藥,畢竟山西那套體系給了他無限開火權,到了上海,王哲林是絕對核心,推測新賽季會有更多擋拆、順下、外線單打的配合,但球權分配、節奏掌控會不會起沖突,這還真不好說,CBA歷史上,雙核外援組合翻車的不少,光看賬面數據沒用,關鍵得看主教練如何調配,能不能讓古德溫保持侵略性、同時融入團隊,這絕對是新賽季上海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而遼寧這邊,被動失去古德溫,轉頭續約莫蘭德,短期內防守和籃板是穩了,但在進攻端依然靠郭艾倫、趙繼偉、張鎮麟撐著,外援手感不好就等于自斷一臂,到了季后賽,強強對話靠的就是外援爆發力,這點遼寧球迷最清楚,去年半決賽被對手針對外線防守,短板一覽無遺,現在失去古德溫,說不擔心是假的,畢竟CBA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內線扛天下的時代,外線火力才是決勝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古德溫上賽季曾帶領山西男籃殺進四強,被稱為“黑馬制造機,他個人得分、助攻數據都是聯盟頂級,強解能力和沖擊力是CBA為數不多能單挑頂級國產后衛的外援之一,從這個角度說,上海這次“截胡,是把賭注押在了外援個人能力上,也算是“以變應變,畢竟聯盟強隊都在升級外線配置,留原地踏步就等著被淘汰。
最后不得不感嘆,CBA的轉會市場越來越像“軍備競賽,一波操作下來,遼寧的穩妥和上海的激進形成鮮明對比,誰能笑到最后,還真得等賽季開打才知道,作為理智球迷,既不能盲目唱衰遼寧,也沒必要把上海捧上天,陣容和化學反應才是硬道理,古德溫能不能成為“上海復興的關鍵先生,莫蘭德能不能撐起遼寧內線,都是賽場見真章的事。
這波操作看似上海撿了大便宜,遼寧似乎有點失算,但籃球不是紙上談兵,下賽季外援組合的實戰效果,才是真正決定冠軍歸屬的籌碼,誰能抓住沖冠窗口期,誰才有資格笑到最后,咱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