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甘肅省委省政府關于天水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發布,該《通報》長達萬言,包括案件偵辦情況、污染源溯源調查情況、褐石培心幼兒園周邊環境調查情況、幼兒園園內調查情況、血鉛檢驗檢測數據調查情況、追責問責情況、醫療診治情況等。可以說調查扎實充分,結論科學縝密,處置與善后有力,很好回應了輿論各項關切。
這份報告,我個人讀后很是信服。同時從披露的大量事實中,有幾個情節也讓我感到分外震驚,真可謂“萬萬沒想到”——
一、涉事幼兒園園長竟然對自己也舍得下毒手
《通報》稱,經查,2024年初,褐石培心幼兒園園長朱某琳為提高幼兒園招生吸引力,想通過增強食品色澤度和美觀性,來吸引幼兒喜愛和家長認可,經投資人李某芳同意,授意廚師賀某霞購買顏料添加制作食品,同步拍攝照片、視頻,并持續組織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傳發。
園長朱某琳在幼兒園就餐時也食用添加了顏料的食品,經檢測,其血鉛值為169.3μg/L。另據調查,該幼兒園曾購買使用天然果蔬粉(食用色素),價格為5.04元/100g,較顏料價格低,但使用比較后認為摻入顏料更鮮亮。
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在顏料外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且價格更高的情況下,培心幼兒園仍將顏料用于食品添加,且園長朱某琳親自陪著孩子們一起吃,結果導致自己血鉛值也嚴重超標。
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做法,像是愚昧得很,但反過來看,恰是幼兒園負責人為擴大招生,不惜鋌而走險,以身拭法。
再說白點,就是唯利是圖、利令智昏、膽大妄為!
據悉涉事幼兒園血鉛異常幼兒多達247名(包括7月8日后血鉛復檢新增14人)、血鉛異常教職員工28名。培心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等6人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捕。
真應了那句老話“自作孽,不可活”。褐石培心幼兒園為了利益罔顧法律不擇手段的行為,到頭來只落個害人害己的可悲結局。
二沒想到:監管體系竟然為虎作倀
此次幼兒血鉛事件剛發生不久,網上便充斥著大量關于西安與天水兩地醫療機構對受害兒童血鉛檢測數值異常懸殊的傳聞。
這無疑更加劇了人們的滿腹疑慮,大患當前,難道還有人膽敢在監測這個關鍵環節作假不成?
《通報》表明,人們的疑問與擔憂化作了事實: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及其檢驗科管理混亂,實驗室質量控制執行不到位,該復檢的未復檢且直接修改檢驗結果(有2人報告結果分別由292.37μg/L修改為42.37μg/L、由440.14μg/L修改為103μg/L),嚴重違反職業操守及多項醫療法規。
另經調查確認,7月2日至3日,褐石培心幼兒園血鉛檢測由甘肅省疾控中心承擔。但甘肅省疾控中心檢測人員7月2日至3日在檢測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和教職員工共267份血液樣本時,將檢測樣本振蕩搖勻后靜置時間過長(2小時40分鐘),導致出現血漿和血細胞分層,取樣時未混勻,僅取上層血漿進行檢測,嚴重違反操作規程,導致檢測結果與實際值出現巨大差異。后又通過多種方式逃避責任、阻礙調查。
天水幼兒血鉛事件引發社會普遍關注的當口,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和甘肅省疾控中心竟然修改檢測數據和違規操作導致檢測結果嚴重失真,這兩道關鍵的閘門接連失守,顯然是有人要故意掩蓋真相,愚弄患者和公眾,以達到遮丑和推責的目的。
作為行業權威機構,此種行為的危害甚至比血鉛中毒本身更甚,實在讓人震驚而氣憤。
三沒想到:牽出這么多問題官員
《通報》更還原了諸多官員在事件中的魅惑身影。如:天水市麥積區教育局對褐石培心幼兒園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即公開招生的行為視而不見,主抓學前教育的干部涉嫌接受李某芳利益輸送,分管行政審批的副局長2023年12月違規接受李某芳宴請。市場監管所監管人員違規接受李某芳宴請并收受購物卡,放棄職守。
天水市麥積區教育局和市監局,本應承擔屬地單位辦學與食品安全管理和監督之責,然而涉事幼兒園開辦多年直至事發仍未取得辦學資質,作為“黑幼兒園”利用有毒顏料作食品添加釀出如此驚天事端,在現代信息與法治社會存在這樣的惡例,于教育和市監部門而言是何等的失職與荒唐!
而更丑惡的是麥積區教育局、市監局官員正事看不到影子,其貪婪的手和嘴卻一直沒閑著,經調查多名官員涉及接受幼兒園宴請、購物卡、利益輸送等。麥積區教育局局長何旭、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張海斌還涉嫌收受他人賄賂,紀檢監察機關已對何旭、張海斌等5人立案審查調查。
被立案審查調查的還包括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唐志鋒、副院長周朝暉等5人,甘肅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王文軍、主任孫建云等7人。
另有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省疾控局、天水市委和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秦州區委書記(時任麥積區委書記)、天水市麥積區委書記、區長、主管副區長等10人立案問責。
查辦天水“血鉛事件”,省、市、縣(區)三級27名相關主要負責人被立案審查或立案問責,可謂動了雷霆之威,達到了“最嚴”境界,必將產生正面深刻影響。
回想被立案問責的天水市政府市長劉力江,曾在“血鉛事件”曝發后公開表示深感痛心、十分自責,我們將深刻汲取教訓,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健全完善各項措施,壓緊壓實監督管理責任,以“零容忍”的決心,切實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堅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劉市長當時所提“四個最嚴”要求,出自2019年5月9日中央下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文件,內容是“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
如果按照“四個最嚴”抓好落實,就不可能出現讓人震驚的“血鉛事件”。
反之,恰說明“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在當地曾經全面失守,淪為一句空話而已。
而今,甘肅省委省政府相關調查通報真正舉起法紀重錘,將“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落到了實處。
這讓人們燃起對食品安全新的無限寄托與期待。
吸取教訓、筑牢防線、杜絕后患。
讓坑人害己的悲劇不再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