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的調查結果,終于公布了。
圖片取材于網絡
自今年7月以來,天水市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一邊關心孩子們的健康狀況,一邊提出了諸多疑問。明明食用色素價格低廉,為何幼兒園會選擇使用顏料制作食物?孩子中毒是否與周邊環境存在關聯?為何甘肅與西安兩地的檢測報告存在巨大差異?
如今,長達6213字的官方調查通報揭開了所有謎團,但每一個答案都令人難以釋懷。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荒唐與黑心,遠比公眾想象的更加觸目驚心。
新華社:2025年7月20日報道
一、下毒原委,又蠢又壞
監控畫面顯示,后廚人員將顏料混入面粉的場景,如今回想起來仍讓人不寒而栗。誰能想到,孩子們餐桌上的“玉米卷腸包”和“三色紅棗發糕”,竟然是用明確標注“不可食用”的顏料制作而成的?
圖片取材于網絡
這些每月出現6次的“毒點心”,從2024年5月持續到案發,整整一年多時間,家長們毫不知情,孩子們卻日復一日地攝入這些慢性毒物。
最令人費解的是,只要稍加搜索便知,合法的食用色素并不昂貴,甚至比顏料更便宜,而幼兒園卻偏偏選擇價格更高、明確標有“不可食用”警示的顏料。他們到底圖什么?
圖片取材于網絡
調查發現,后廚人員是在園長朱某琳的指使下兩次購買黃、紅、綠顏料,每百克價格普遍超過6元。而朱某琳這樣做的動機,竟然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節省小錢,而是為了吸引更多生源。
其實幼兒園曾使用過天然果蔬粉,這種合法的食用色素每100克僅需5.04元,比顏料還便宜。但朱某琳覺得“顏色不夠鮮艷”,拍照不夠吸引人。
圖片取材于網絡
為了提升餐點的視覺效果,吸引更多家長報名,她與投資人李某芳達成一致,指示廚師網購顏料作為食品添加劑。那些每百克超過6元的顏料,雖然價格更高,但能讓面點看起來更鮮艷,在照片中“更上鏡”。僅僅為了這樣一個荒唐的理由,他們竟然拿幾百名孩子的健康冒險。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些含有顏料的面點,朱某琳本人也吃過,她的血鉛值為169.3μg/L,同樣超標。明知不可食用,她仍選擇食用,是她真的不知道顏料有毒,還是認為“偶爾吃一點沒關系”?她的想法不得而知,但結果卻像是命運的諷刺。
圖片取材于網絡
毒源曝光后,由于情節太過離奇,很多人感到難以相信,甚至懷疑孩子們中毒是否與當地環境有關。畢竟天水并非首次發生鉛中毒事件。對此,此次調查也給出了明確回應。
二、大環境有問題嗎?
事件發酵期間,有人猜測:天水是否與當年陜西鳳翔的鉛中毒事件類似,是周邊工廠污染了土壤和水源?畢竟幼兒園1.8公里外曾有白銀公司轉運站,10公里外還有2006年鉛中毒事件的發生地。
圖片取材于網絡
但調查報告顯示,周邊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的鉛濃度均在安全范圍內。1.8公里外的轉運站早已停止鉛鋅礦加工,土壤中鉛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10公里外的舊址也已完成生態修復,現用于玻璃鋼儲罐加工,對幼兒園無任何影響。
圖片取材于網絡
就連投資人李某芳名下的另外四家幼兒園,其自來水、玩具、文具等檢測結果也全部合格。因此可以確認,孩子們血鉛超標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些彩色面點。
繼續查閱調查報告發現,環境是干凈的,但孩子們的“生存環境”卻被人為污染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所幼兒園竟然根本沒有辦學許可證!
圖片取材于網絡
連最基本的辦學資質都沒有,它是如何開園運營的?又是如何通過歷次安全檢查和食品衛生督查的?原來,在這所幼兒園背后,整個管理體系早已腐爛不堪。如果監管早一點認真對待,別說顏料進入廚房,恐怕這所無證幼兒園根本無法存在。
圖片取材于網絡
說到這里,新的疑問又出現了:既然問題出在幼兒園,為什么甘肅和西安的檢測報告會相差如此之大?
三、兩地檢測,為何差距巨大?
在事件發展過程中,有家長反映,同一孩子在甘肅檢測的血鉛值為16μg/L,到了西安檢測卻高達361μg/L,相差約20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們不禁懷疑,是否存在人為篡改檢測數據、掩蓋真相的行為?
圖片取材于網絡
調查結果顯示:確實存在篡改,但并非全部。今年5月至6月間,該幼兒園有7名兒童在天水第二人民醫院檢測出血鉛異常,數值偏高,其中2人的檢測結果被人為修改。
更令人憤怒的是,一名兒童從去年11月至事發前,曾在該醫院做過6次檢測,每次均顯示血鉛異常,但醫護人員始終未將結果告知家長。孩子的異常本可早發現、早干預,卻因醫院的隱瞞被延誤至更嚴重的階段。
圖片取材于網絡
除了人為篡改,操作失誤也“功不可沒”。7月2日至3日,與該幼兒園相關的237名兒童和教職工的血液樣本被送往省疾控中心檢測,但由于醫護人員操作嚴重不規范,直接導致檢測結果與實際情況偏差巨大。
圖片取材于網絡
一邊是故意隱瞞、篡改數據,一邊是操作失誤、敷衍了事,這些本應守護健康的醫療機構,卻成了掩蓋真相的幫兇。如果不是家長們堅持帶孩子去西安復查,孩子們的鉛中毒問題可能還會被繼續掩蓋下去。
目前,幼兒園園長、投資人、后廚工作人員等6人已被依法批準逮捕,教育局、市監所、省疾控中心等單位的17人被立案審查調查,省疾控局長、天水市市長、市委書記等10人被立案問責。
圖片取材于網絡
看起來是“一鍋端”了,但比起這些人的命運,公眾更關心的是:那些鉛中毒的孩子們,現在怎么樣了?
事件曝光后,國家迅速組織專家團隊,聯合多家醫院對275名患者(247名兒童、28名教職工)進行治療。截至7月20日中午,已有234人完成第一療程治療并出院,血鉛檢測值平均下降40%。
圖片取材于網絡
此次治療是免費的,國家還發放了營養補助、陪護補貼等相關費用,后續相關部門也將持續跟進,確保治療效果。這或許是整個事件中唯一讓人稍感欣慰的消息。
筆者認為
貪婪無知的園長、冷漠麻木的后廚人員、失職瀆職的監管部門、敷衍了事的醫療機構,在這場悲劇中,每個人都是責任方,但最終承受后果的,卻是無辜的孩子們。
圖片取材于網絡
懲罰或許能帶來心理安慰,但比懲罰更重要的是反思:如何讓監管不再形同虛設?如何確保每一所幼兒園都能通過安全審查?如何讓“孩子吃得安全”不再成為家長的奢望?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因為我們要保護的,不只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社會的未來!
參考資料:新華社:2025年7月20日《甘肅省委省政府調查組關于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北京日報:2025年7月20日《調查通報:甘肅疾控中心嚴重違反操作規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