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2025年春,歐洲四國突然宣布退出已有近三十年歷史的《渥太華禁雷公約》,這一舉動仿佛將冷戰陰霾再次籠罩歐陸。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四國以“安全環境惡化”為借口,公開宣稱要恢復生產和部署殺傷人員地雷。這種昔日被視為“戰爭罪惡”的武器,如今在所謂的“地緣政治安全”名義下,卷土重來,帶來的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軍事倒退和人道災難的加劇。
殺傷人員地雷,歷史上因其極端的殘酷性和對平民的無差別殺傷,被國際社會廣泛譴責。1997年,《渥太華禁雷公約》橫空出世,全球160多個國家承諾不生產、儲存和使用此類武器,努力阻斷這道無聲的殺戮屏障。如今,昔日的禁區被突破,地雷再度成為軍事戰略的“利器”,彰顯出新冷戰的殘酷與無情。
波蘭國防部長公開表示,波蘭和鄰國“不愿受制于妨礙國家決策的國際公約”,將恢復百萬級殺傷人員地雷生產。芬蘭緊隨其后,也宣布退出公約,準備重新設計更先進的殺傷人員地雷。這種公開的違背國際承諾,是對全球和平努力的赤裸裸嘲諷,更是歐洲安全形勢惡化的直接寫照。
這背后,是北約東擴引發的俄羅斯與西方陣營間的戰略對抗升級。歐洲-大西洋安全環境的“不穩定”,實際上是新一輪大國博弈加劇的表現。那些挾持著“安全”名義的決定,實則將戰火的隱患重新點燃在歐洲大陸的脆弱邊緣。
殺傷人員地雷的惡果早已被血的歷史證明。它們不僅是戰時的致命武器,更是戰后持續的隱形殺手。地雷不會因戰爭結束而消失,它們埋伏在土壤中,靜靜等待無辜平民的踩踏。2023年,全球因地雷受害的人數仍高達近6000人,80%為無辜的平民,尤其是兒童。這不僅是一場武器的復活,更是人道主義的災難再現。
更糟的是,現代科技使地雷更加隱蔽和致命。自動失效的定時地雷也難以根除殘余風險。每一次洪水和地質變動,都可能將地雷沖散到新的地方,繼續危害著普通人的生命安全。戰后數十年,烏克蘭等地的地雷清理費用高達數百億美元,漫長且艱難的排雷工作成了苦難的永續延伸。
這些國家為了所謂的“防御需求”,不惜違背國際公約,重新武裝自己,撕開新冷戰的傷口。波蘭需要100萬枚殺傷人員地雷,波蘭軍備集團已經投入制造。這種數字本身就震撼人心:百萬殺傷人員地雷意味著多少無辜生命被置于刀鋒之上?歐洲再度走向鐵幕的陰影,令人深感寒意。
新冷戰的鐵幕不是鐵墻,而是鋪滿地雷的地獄陣地。四處布設的雷區不僅是軍事阻礙,更是平民的噩夢。反坦克地雷與殺傷人員地雷混合使用,將使排雷專家的任務更加艱難,極大增加誤傷風險。戰爭的陰影正在歐洲再度蔓延,舊日噩夢再現。
國際社會的和平呼聲被這些國家的單方面退出公約所踐踏。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限制和消除殺傷人員地雷的努力,正在被撕裂。正義與人道的防線正在崩塌,新一輪殘酷戰爭的導火索正在被點燃。
我們不得不問,這樣的所謂“安全需求”,到底是為了保護人民,還是將更多普通人推向死亡和殘疾的深淵?當歐洲重拾殺傷人員地雷,這不僅是區域安全的倒退,更是人類文明的巨大倒退。
新冷戰的殺傷人員地雷,正在以現代技術為武裝,演變成更為隱蔽和致命的殺戮機器。面對這樣的局面,全球必須強烈譴責,敦促相關國家立即停止地雷生產與布設,重返國際公約,切實承擔起保護平民的責任。否則,未來幾十年,地雷帶來的傷痛將遠遠超越過去。數以萬計的無辜生命將繼續成為這場新冷戰鐵幕下最無聲的犧牲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