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做局”,銀行“放水”,一分錢也不用還,就能輕松套現48萬,難道說天上真的掉餡餅了?
更可怕的是,53歲的黃某禮還真相信了,原本想著自己能白得一大筆錢,到頭來竟然發現自己背上了一大筆債,其實這背后就是一個新型騙局。
很快,央視新聞《焦點訪談》就曝光了這個讓人觸目驚心的灰色產業鏈——“職業背債人”,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黃某禮并不是個例。
天上掉餡餅?小心是個坑!
黃某禮今年53歲,是個普通人,平時根本就沒有固定工作,就靠打零工掙點辛苦錢,日子一直都過得緊巴巴的。
黃某禮告訴記者,有一天一個做貸款中介的男子找到他,信誓旦旦地跟自己保證,說可以幫自己從銀行貸款80萬,而且只需要還一年的錢,之后就不用還了。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特別誘人?黃某禮當時也心動了,心想這要是真能拿到這么多錢,那不就發大財了,不過這名男子告訴黃某禮,這樣的的代價就是會變成黑戶,成了老賴。
這下就輪到黃某禮心里犯嘀咕了,之后他考慮了半個月,最后還是答應了中介男子的要求。
不過,黃某禮這么多年并沒有任何固定工作,那么要怎么通過銀行的各種貸款條件?
對于這個問題,中介男子告訴黃某禮說完全不用擔心,因為自己跟銀行有勾結,而且還給銀行錢了。
就這樣黃某禮被中介的一頓花言巧語給忽悠住了,甚至他當時覺得當老賴也沒事,完全不在乎會背多少債務,一心只想拿到這筆錢。
但黃某禮萬萬沒想到,自己做的這個決定,竟然是跳進了別人準備好的“陷阱”里。
貸款中介的“套路”
按照中介的要求,貸款需要個人的征信報告,所以黃某禮就先去打印了一份報告,發現自己是個“白戶”,也就是從來沒有過征信記錄。
之后中介帶著黃某禮去見了一個叫陳某的貸款經辦人,見到之后,陳某這個人又變卦了,他告訴黃某禮,80萬并不能完全保證,但到手30萬絕對沒問題,不過拿到錢之后,需要額外給陳某25%的提成。
這個時候,一心想要錢的黃某禮早已顧不了那么多了,當時他就覺得30萬也不錯,就把自己身份證和銀行卡都交給了陳某。
接下來,中介就開始了他們的“表演”,對黃某禮進行了一番包裝,準備把他打造成一個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客戶。
他們最開始就盯上了房子,很快陳某利用自己的人脈,找到了游某,游某是一個炒房客,之前低價收了一套二手房,價格在20萬左右。
經過一番操作,陳某讓游某以兩倍的高價,也就是42.5萬賣給黃某禮,然后他們找了一家房貸中介代辦過戶手續和銀行貸款。
不過,按照銀行的相關規定,辦理房貸要求貸款人需要有正經的工作,但一直靠著打零工的黃某禮哪里有固定的工作。
這個問題也沒有難倒陳某,他們直接讓黃某禮填了當地一個建設公司,還叮囑他一定要記牢。
很快銀行就收到這家公司蓋章的收入證明,自然就認定黃某禮是有工作的,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
可記者后來調查發現,這家公司表示根本就沒有黃某禮這個人,那就說明這個收入證明是假的。
就這樣,在陳某的一頓操作下,黃某禮搖身一變,就有了“正經的工作”,很順利就貸出了第一筆錢,總共是34萬的房貸。
這筆錢一到賬之后,就被陳某他們一行人給瓜分了,黃某禮稱自己在第一筆貸款到手之后,并沒有拿到一分錢,但想著白得了一套房子,也還不錯。
嘗到了“甜頭”的黃某禮和陳某一行人,很快就開始了第二筆貸款,有了房子,他們就把目標放到了裝修上。
這個時候,陳某又找到了榮某,他們之間達成了合作,制造了房子裝修的假象,拍了照片給銀行看。
按理說,銀行的客戶經理應該親自去實地考察,檢查房子是不是真的在裝修,不過這個經理壓根就沒去現場。
就這樣靠著一張照片蒙混過關,而且為了證明黃某禮有還款能力,他們再次偽造了老黃的收入,就這樣,老黃又從銀行貸款3.5萬裝修費。
這次黃某禮拿到錢了,不過按照之前和陳某商量的25%,還需要給陳某23700元。
事情到這還沒完,前兩次都順利貸款成功的陳某,這次又盯上了另一家銀行的裝修貸,不過銀行的工作人員表示,要是想貸款,需要提前還清之前3.5萬,并且拿著還款證明來,才可以重新貸款。
這一次,銀行的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給黃某禮6萬的貸款金額,這對于陳某來說完全不是難事,在他們的一番操作下,黃某禮順利地“還清了”3.5萬的貸款,成功拿到了6萬的裝修費,但這筆錢,黃某禮又按照約定,給了陳某其中的25%。
最后,他們又瞄上了其中一家銀行,專門幫扶附近農戶才設立的“毛竹貸”,就這樣在陳某的指示下,老黃又順利拿到了這筆4.7萬的貸款。
就這樣,黃某禮在陳某他們一行人的指揮下,先后從不同的銀行里貸出了四筆款,一共有48.2萬,可這筆錢大部分都被中介和陳某他們拿走了,黃某禮自己沒拿到多少。
直到這個時候,黃某禮都還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可沒過多久,他就收到了法院的四份判決書,三家銀行都起訴他欠債不還。
這下黃某禮才意識到自己一直被陳某還有中介利用,一步一步走進了他們準備好的陷阱里。
灰色產業鏈背后的真相
隨著央視新聞的曝光,才發現其實現在有很多像黃某禮這樣的人,在中介的花言巧語下,就成為了“職業背債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中介往往在挑選“冤大頭”的時候,都會把目光放到像黃某禮這樣的人身上,因為他們大多都是沒有文化的,而且沒有固定的工作,總想著不勞而獲。
就比如這次案件里的黃某禮,雖然知道自己會成為“老賴”,但面對巨大金額的誘惑,還是選擇鋌而走險,這種做法根本就沒考慮到后果的嚴重性。
信息來源:小央視頻
而那些非法貸款中介,他們為了賺錢更是不擇手段,甚至和銀行之間都有勾結,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你看到的說不定就是一個“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