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泰國清邁府美林縣一處偏僻林地驚現一具被三層塑料布嚴密包裹的尸體。
經警方核實,死者系24歲中國公民楊某,其家屬此前報案稱他在泰國被綁架并遭勒索 300 萬泰銖(約合人民幣 66 萬元)。
同胞設下死亡陷阱
時間倒回7月8日,楊某與同伴胡某從老撾金三角經濟特區出發,穿過自然通道非法進入泰國清萊府。
他們此行受兩名中國同胞桑某與王某邀約,表面是共商“殺豬盤詐騙業務”,實則踏入了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監控畫面記錄下四人最后的身影:在清邁尼曼明路的餐廳里,楊某、胡某與桑某、王某舉杯共飲。
餐后他們一同前往桑某位于杭東縣三帕灣分區的租住處,而噩夢就此開始。
據泰國第五警區警方披露,7月8日深夜,楊某姐姐突然接到勒索電話:綁匪索要300萬泰銖(約66萬人民幣)贖金,否則撕票。
這個數字對普通中國家庭堪稱天文數字,楊家人竭盡全力仍無法湊齊。
而在案發現場,胡某事后向警方供述,當晚他與楊某疑被下藥迷暈。醒來時雙手被縛,冰冷的刀具抵在喉間。
綁匪對他開價150萬泰銖(約33萬人民幣),而對楊某卻要價翻倍。
令人費解的是,胡某家人迅速支付了這筆巨額贖金,他因此成為唯一脫身者。
楊某的抵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7月9日上午,在桑某租住屋的隔壁房間,王某舉起鐵錘猛擊楊某頭部。
車庫與臥室飛濺的鮮血,見證了這場同胞相殘的慘劇。
跨國追兇
泰國警方接報后閃電行動。
7月10日,技偵人員鎖定胡某位置,在清邁某酒店將其控制。
胡某自稱“受害者”的供詞疑點重重:為何他的贖金僅為楊某一半?為何他能立即支付巨額資金?
更關鍵的是——他是否參與了誘騙楊某入局?
警方順藤摸瓜,于7月11日在杭東縣卡達廊市場抓獲桑某。
當警員打開其租住房大門時,車庫與臥室地面凝結的大量血跡觸目驚心。
桑某當場推卸罪責:“是王某用錘子殺的人!”
他承認協助用塑料布和床單包裹尸體,與同伙將遺體拋棄在湄林縣班帕許村的荒野。
此時真兇已踏上逃亡之路。
警方確認王某于7月10日通過自然通道潛逃柬埔寨,而桑某妻子涉嫌協助轉移證據后逃回中國。
三國邊境線上,一場跨國追捕正在展開。
7月14日,搜救警犬在湄林縣Ban Pang Haew村的灌木叢深處發出警報。
當包裹著楊某遺體的塑料布被掀開時,這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異國的荒林中。
泰國第5警區警長克里塔蓬在發布會上直言:“這是針對同胞的跨境綁架謀殺。”
案件揭開了東南亞灰色產業的血腥法則——當非法利益與熟人騙局交織,信任瞬間化作屠刀。
在清邁華人圈,知情者透露更多細節:“殺豬盤邀約”是此案標配話術,以高回報誘騙熟悉行業的年輕人。一旦受害者踏入境外“洽談”陷阱,便成為綁匪向家屬榨取贖金的肉票。
海外灰色生存的安全困局
案件在中泰兩國引發軒然大波。
泰國輿論擔憂治安環境惡化,中國網友則疾呼嚴懲兇手。
中國駐泰使領館已介入,與泰國警方建立聯合偵辦機制。
更深的警示在于受害者的職業選擇。
東南亞灰產從業者常抱有僥幸心理,殊不知自己早已成為犯罪鏈條中的一環。當楊某踏上“跨境生意”之路時,灰色地帶的安全隱患已如影隨形。
泰北犯罪研究專家塔納蓬指出:“金三角經濟特區的‘淘金者’面臨雙重危險——既是犯罪實施者,也可能淪為犯罪受害者。遠離非法產業,才是真正的保命之道。”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