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發“獎狀”了,已有10多張,還好是電子板的,不會有“一箱子獎狀”,不用在“感動了誰”時拿出來給記者瞧瞧。看來頭條不以福利、而以獎勵形式鼓勵“我的哲學發展”,“福利效應”和“獎狀效應”都是激勵效應,但對每個人產生的內在動力會有所不同,效力有大小和強弱之分,我更看重精神鼓勱的“獎狀效應”。
最近,宗老家族的“遺產風波”頻頻沖上熱搜,我一貫將新哲學的“廣義效用淪”注入到對各種社會和自然事件的網絡“大討論”中,這次也不例外,比如:通過事件證實認識論的相對性原理或相效性原理,莎士比亞說,“世上本無所謂好與壞,思想使然。”網友說,“一百個人的心目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各抒己見,各不相同”。
宗老“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家文化塌陷,這只是宗家訴訟風波中成千上萬話題中的一個,挺宗公主或挺施母派和挺公子或挺杜母派“開撕”,互不相讓,據理力爭,火藥味十足,猛料一出接一出。我也不幸“中招”,有網友說我收了杜建英女士1.5元的“感謝費”,我感嘆地回了網友一句,“越有錢越小氣”,分明是“打發叫花子”。
人的心理沒有顏色,為何有“顏色心理學”?新哲學的等價性原理很好地解釋了色彩心理學的含義。宗老定出了娃哈哈不上市的原則,為何說受某次事件的影響,“娃哈哈的股價下跌了12%”?娃哈哈有內部股份制,國資是大股東,宗家是中股東,職工是小股東,從新經濟哲學的對價性原理出發,借用股市股價的概念,可以將娃哈哈“股價”的下跌理解為市值縮水或營銷額下滑。
對價性原理即是對效性原理或比效性原理,網友在網絡發言中“最不放心”的有兩點,一是杜女士剛入職娃哈哈時“初心不對”,二是杜女士的三位子女是美國人,財產繼承的“動機不純”。明知宗老有“一妻一女”的施幼珍和宗馥莉,還要“小三上位”、“有意插足”,對宗公主和施母造成了難以愈合的心理傷害,為施母的“設局”和宗公主的“報復性反擊”或“反擊性報復”埋下了伏筆。
宗公主的“自私”、“不厚道”、不與宗奶宗叔宗姑來往、“絕食式抗爭”等有些極端的行為都“發源于此”。宗公主在創業中貢獻了一個營收百億的宏勝飲料集團,在非常態家庭環境的成長過程中還奉獻了一個個性心理學的案例,“宗公主成長記”一定會成為心理學家進行心理分析和“案例教學”的一個反復提及的實例。
心理健康才是真的健康,心理健康比財富自由更重要,內心有陽光,不懼路途有狂風暴雨,心中有信念,不畏道路崎嶇坎坷,從宗公主不平凡的“成長記”中一下堤煉出幾段“金句”,但不會成為網絡上的流行語,網絡世界的“才友”““智友”多了去了,誰還稀罕幾句“金典語錄”,連馬老師、俞老師、董小姐和任大叔“妙語連珠”的發言都是“發了就發了”、“說了就說了”,就不用自己給自己“戴高帽子”。
對于網友不滿意或挖苦抨擊的“小三”和“私生子”現象,我借用了著名的“川句”:“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相應說來,不管公生子私生子,生下來就是公民子,享有民法典賦予的平等繼承權,沒有必要“修改”民法典,像有些網友建議的那樣,要求限制私生子的權利,以此限定“小三上位”的“自由”,凈化社會風氣。
對于網友不滿意或挖苦評擊的“美國人子女”、“財富外流”、“國內撈金國外花”現象,我同樣將廣義效用論的新哲學思維方式應用到對社會事件的解釋中,給出一種“事件哲學”的合理解釋,以貫徹新哲學“不是改變了什么,而是解釋了什么”的理念。
不管美國人越南人,遵守中國法律就是受歡迎的人;不管維京公司開曼公司,投資中國就是值得點贊的公司;不管宗家人杜家人,合法納稅、愛國愛民愛廠就是好人。宗老“家文化”有瑕疵,但不失為一位有巨大貢獻的“中國好人”。“宗老一家人”熱度還沒有消散,但在熱搜榜的“閃亮”很快就會過去,沒有一個熱門社會事件會長期“罷榜”,所有火爆社會事件的“降溫”都遵循事件哲學傳播論的效用遞減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