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東頻道
寧玉瑛 房于情
廣州市工人文化宮的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皂。人民網 房于情攝
“快嘗嘗這個蛋糕,是我自己做的!”8歲的婷婷捧著一塊略顯歪斜卻散發甜香的小蛋糕來到媽媽面前,媽媽感動得紅了眼眶——這是廣州市工人文化宮(以下簡稱:市一宮)暑期托管班烹飪課的成果。
在這個夏天,廣州的雙職工家庭正被這樣的暖心瞬間包圍。“今年我們暑期托管班不僅提供廣繡、烘焙等豐富多樣的興趣活動,還安排了外出研學、電影觀賞等特色項目?!笔幸粚m的相關負責人說道。
"孩子每天解鎖新技能,我們家長也安心。"家長陳先生翻著手機里的人臉識別簽到通知說道,家長可實時接收孩子簽到、簽出的信息反饋,全程掌握孩子動態。課堂上,專業老師也會全程守護,讓孩子們在烹飪課揮鏟弄勺,在科技營組裝機器人……數據顯示,今年僅市一宮托管人次就同比增長20%。
天河區員村街的“藝啟夏令營”聚焦困難兒童。10歲的小源在志愿者指導下扎染出第一塊方巾,又跟隨“兒童觀察團”探訪社區老人?!拔医o奶奶唱了歌,她笑得特別開心。”
該項目聯合企業資助,非遺體驗、金融城研學等豐富課程僅耗資1.97萬元。閉營時,孩子們會將義賣手作所得全部捐贈給社區困境家庭,讓愛的循環悄然形成。
廣州市工人文化宮的小朋友正在上尤克里里課。人民網 房于情攝
廣州市工人文化宮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制作手工皂。人民網 寧玉瑛攝
社工陪伴夏令營的小朋友一起制作面譜。易娛公益供圖
廣州市工人文化宮的活動室里,小朋友們在搭積木。人民網 房于情攝
同學們認真學習彈奏尤克里里。人民網 寧玉瑛攝
夏令營的小朋友親手制作了融入非遺粵劇紋樣的面譜。易娛公益供圖
廣州市工人文化宮采用人臉識別托管系統。人民網 寧玉瑛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