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山西省運城市 稷山縣人民政府就“ 農村新公廁只能看不能用 ”發布情況通報。
通報稱,7月20日晚,央視媒體對稷山縣農村公廁未能正常開放公開報道后,稷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對媒體報道的情況進行實地核查,確實存在此類問題,情況屬實。
對此,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對全縣農村公廁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切實把資金、人員、制度等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到位,確保農村公用設施正常開放。同時縣紀委監委對相關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據央視新聞報道,接到群眾舉報,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村里投入不少資金建成的新公廁,常年掛著鎖、關著門,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擺設。
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運城市稷山縣進行調查。當地不少村民向記者反映,這兩年村里確實新建了公共廁所,看上去干凈整潔、設施也挺全,但村民們卻很少使用過,有的公廁,干脆一次都沒向村民開放過。
順著村民的指引,記者看到了這些新建的公廁。而在這些大門緊鎖的嶄新公廁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村民們日常還在使用的旱廁,刺鼻的異味撲面而來。當地的村民告訴記者,新建的公共廁所都是不提供日常使用的,只有村里有活動或領導來視察的時候才會開放。
記者在“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平臺”上查到,“稷山縣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項目(新建公廁)合同公告”顯示,采購人為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合同金額230.28萬元,計劃新建23座公廁,資金來源于政府資金。
于是記者來到運城市稷山縣農業農村局,想找到這23座公廁究竟建在了哪些村子,卻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無奈之下,記者只能在稷山縣多個村鎮進行實地走訪。在稷山縣太陽鄉東里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有一座建成后從未開放的公廁。工作人員確認,這座公廁同樣屬于去年新建的23座之一。
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這座公廁去年就已經建成了,但始終都沒有對外開放,村民日常仍在使用露天旱廁。
當記者提出打開新建公共廁所的要求時,工作人員以沒有鑰匙為由拒絕了。
這座公廁內全新的設備一應俱全,但因為使用公廁會產生不少費用,又擔心村民素質不高帶來維護難題,所以村里繼續讓村民使用老舊旱廁。
來源:稷山縣人民政府、央視財經、中國青年報
編輯:申琪
實習編輯:胡蕊帆
責編:汪冰 汪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