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最近又有個新頭銜,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文化研究院院長,和廣東、澳門的體育領導一起當院長,這事兒挺引人注意。很多人說,這不光是個虛職,背后有門道。其實這人之前就挺能整事兒,比如在兩會上提過“反內卷”提案,說員工加班太多得管管,當時網上炸了鍋。
要說霍家,香港誰不知道?霍英東老爺子那輩兒打底,人家不是最有錢的,但活得最穩當。不像有些富豪天天顯擺,霍家從不搞排場。老爺子活著那會兒,南沙還是個小漁村,他帶頭砸下百億搞開發,后來南沙成了大灣區核心,人家早年投資功不可沒。捐錢也大方,建學校醫院花了150億,但從來不搞宣傳。老爺子走的時候,國家用國旗蓋棺,這待遇可不是一般人能有。
霍家第三代霍啟剛,牛津畢業回來沒直接接班,自己開顧問公司幫內地企業搞國際化。這人愛折騰,當上人大代表后提的提案都挺實在,比如讓運動員退役后有保障,還有最近那個“反內卷”,說白了就是給打工人撐腰。他媳婦郭晶晶更絕,跳水皇后嫁過來后沒當闊太,還當裁判長去巴黎奧運會執法,穿著幾十塊的發圈上國際舞臺,愣是把“接地氣”三個字刻進去了。
郭晶晶帶孩子那套更特別,讓孩子自己縫書包、下地插秧,她說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生活。不像其他豪門孩子天天補習班,她反而讓孩子去田里干活。這招兒還真管用,現在公眾看霍家,不光是富豪,更像是個“實干派”。
霍啟剛現在搞的研究院,目標是大灣區體育文化,但背后可能藏著更大的棋。他之前提過“144小時免簽”,讓外國人來華更方便,這不就是為大灣區搞活經濟鋪路?最近還往國際體育場合跑,既代表香港又給國家長臉。
要說爭議,總有人說霍家就是靠出身吃香喝辣。但霍啟剛自己選的路挺硬核,留學回來沒躺平,反倒自找苦吃搞創業。他提的提案也不全是喊口號,像反內卷還建議政府出臺監管措施,這比光喊“996是福報”實在多了。
郭晶晶那事兒當初也鬧過,有人說她“下嫁”,有人說她“蹭名氣”。但現在看,倆人配合得挺默契。郭晶晶不搞豪門范兒,霍啟剛也不裝大款,反而把家族資源往公益和公共事務上引。
老爺子霍英東那輩兒留下的東西,不是金山銀山,而是“搭橋鋪路”的理念。霍家現在每一步都走得挺實,從南沙開發到體育外交,從慈善到政策提案,好像在證明豪門傳承不光是錢的事兒,還得會“做事兒”。
最近霍啟剛又多了個頭銜,但外界都在看,這人能不能把大灣區研究院搞出名堂。他現在46歲,比他爹當年起步時還年輕,手上握著體育、文化、政策這些牌,下一步怎么打,還真不好猜。
霍家這事兒給香港富豪圈也提了個醒:光有錢不夠,得會把錢變成社會價值。郭晶晶帶孩子插秧、霍啟剛提反內卷,表面看是個人選擇,其實是在給豪門正名——不光能賺錢,還能為社會解決問題。
說到底,霍啟剛現在站在風口上,但能不能飛得更高,得看接下來能不能把那些提案變成真政策,把研究院搞成實打實的平臺。豪門二代當個頭銜容易,但真要做出成績,沒點真本事還真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