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前言
自從特朗普上任以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已經成了特朗普主要抨擊對象,可以說是啥時候想起來,啥時候都會抨擊!
對此,特朗普還給鮑威爾起了多個稱謂,比如最好聽的一個“太遲先生”,其余稱謂要比這個難聽太多了!
而這一切的主要因素,就是特朗普多次施壓鮑威爾降息,然而鮑威爾一直因為關稅為通脹帶來不確定性,同時就業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始終沒有降息。
鮑威爾還曾公開表示,美聯儲不降息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最終又把這個鍋甩給了特朗普。
特朗普頻繁施壓也看不到降息的希望,就將降息轉變為換個美聯儲主席!
7月19日,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私下向總統特朗普建議:不應試圖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這一舉動發生在特朗普對鮑威爾“加碼逼宮”的關鍵時刻,凸顯了白宮內部在美聯儲問題上的深刻分歧。
貝森特向總統發出明確警告:解雇鮑威爾可能帶來嚴重的經濟、政治和法律后果。作為財政部長,他給出了專業判斷——除去整體經濟因素,美聯儲官員已經發出信號,可能在年底前進行兩次降息。
想炒掉全球最有權勢的央行行長,需要什么理由?特朗普給出的答案,可能只是一座耗資25億、據說還不防水的辦公樓。
這聽起來像個段子,卻是華盛頓正在上演的真實戲碼。這場風暴的核心,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間早已無法調和的矛盾。
而這場風暴的走向,不僅關乎兩個人的權力斗爭,更在拷問一個百年機構的獨立性,甚至動搖著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根基。
一切始于那棟“漏水”的大樓
特朗普政府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極具畫面感的武器,來攻擊鮑威爾——美聯儲總部的翻修工程。
白宮預算辦主任沃特公開炮轟,稱這項耗資近25億美元的工程是“招搖的大修”,指責其包含VIP餐廳等奢華設施,成本遠超同類項目。這頂帽子扣下來,足以煽動起民眾對“官僚浪費”的怒火。
共和黨議員盧娜更是直接捅到了司法部,舉報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時就翻修項目“作偽證”。
鮑威爾解釋說,這棟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老建筑早已“不安全,還不防水”,翻修是結構性修復,勢在必行。項目受到嚴格監督,所謂VIP餐廳更是子虛烏有。至于成本從19億漲到25億,完全是疫情后材料成本暴漲所致。
但這些解釋,在決意發難的總統面前,顯得蒼白無力。特朗普已經放話,單是這筆翻修費,“就足以成為解雇鮑威爾的理由”。
這棟樓,只是個完美的借口。
錢,才是那根真正的導火索
翻修工程的賬本再亂,也亂不過美國政府的國債賬本。特朗普和鮑威爾沖突的真正根源,其實就一個字:錢。
更準確地說,是利率。
特朗普的核心訴求簡單粗暴:大幅降息,而且要超過3個百分點。他的算盤打得很精明,美國國債規模已是天文數字,哪怕只降低一個點的利率,每年就能省下巨額的利息支出。這筆錢,可以用來減稅,可以用來搞基建,更是他競選連任的絕佳彈藥。
鮑威爾的恐懼同樣真實,他剛剛經歷了一場與40年來最高通脹的艱苦搏斗,好不容易才將這頭猛虎關進籠子。如果現在貿然大幅降息,通脹很可能卷土重來,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更有意思的是,鮑威爾和他的同僚們還巧妙地將了一軍。他們不止一次地暗示,正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給通脹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潛臺詞很明顯:總統先生,是你自己一手制造了通脹的麻煩,現在卻反過來逼我放水救市?這牌打得,滴水不漏。
總統先生,真的動了殺心
這場口水仗的背后,是特朗普早已按捺不住的“殺心”。
他給鮑威爾起了“太遲先生”之類的綽號,在各種場合公開抨擊他,甚至威脅要解除他的職務。這種針對美聯儲主席的公開施壓,在美國現代史上極為罕見,幾乎打破了所有的政治默契。
這并非只是說說而已。據透露,白宮的律師團隊早已在研究解雇鮑威爾的法律可行性,甚至草擬過相關文件。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地尋找任何一個可以被解釋為“正當理由”的把柄。
每當“解雇鮑威爾”的傳聞甚囂塵上,美股、美債和美元便應聲跳水。而當特朗普出面否認后,市場又迅速V型反轉。
這根脆弱的神經,牽動著全球投資者的心。他們害怕的不是鮑威爾這個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那個東西——獨立性。
在這場膽小鬼博弈中,財政部長貝森特扮演了關鍵的“剎車片”角色。他多次在私下場合苦口婆心地勸說特朗普,警告他解雇鮑威爾將引發無法估量的經濟、政治和法律災難。
堡壘內外,都有不同的聲音
戰火不僅在兩人之間燃燒,也蔓延到了各自的陣營內部。
在白宮,財長貝森特像個“滅火隊長”。他一面頂住壓力,勸阻特朗普的沖動行為。另一面,他又像個信使,向總統傳遞著緩和信號——別急,美聯儲其實已經準備在年內降息了。
他的專業判斷是,美聯儲官員釋放的信號表明,年底前可能會有兩次降息。這既是安撫總統,也是在給市場一個預期。
而在美聯儲那座堅固的“堡壘”里,也遠非鐵板一塊。關于何時降息,內部分歧早已公開化。
以理事沃勒和副主席鮑曼為首的“鴿派”認為,關稅帶來的通脹影響是暫時的,應該在勞動力市場出現實質性惡化前,于7月果斷降息。
而以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為代表的“鷹派”則要謹慎得多。他們認為,在通脹數據依然偏高、關稅影響尚未明朗之前,任何行動都為時過早。
這種分裂,恰恰說明了決策的復雜性。鮑威爾并非獨裁官,利率決策需要委員會投票決定。
更有深意的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遴選工作已提前半年悄然啟動。一場圍繞“影子美聯儲主席”的博弈,在水面下激烈展開。財長貝森特、經濟學家哈塞特、前理事沃什……一長串名單,代表著華爾街和華盛頓不同勢力的期望。
這場人事博弈,將直接決定美國未來數年的貨幣政策方向。
扳倒一個人,還是動搖一個國家的根基?
說到底,這場沖突已經超越了個人恩怨和政策分歧。它真正觸及的,是美國經濟制度的靈魂。
美聯儲的獨立性,是過去一百年里被刻意維護的基石。法律賦予它獨立于政府的地位,正是為了避免貨幣政策成為總統選舉的政治工具。歷史上,從未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敢于因為政策分歧而解雇一位美聯儲主席。
特朗普的行為,正是在挑戰這一百年慣例。
如果總統可以因為不喜歡利率水平就隨意撤換央行行長,那么美聯儲的信譽將蕩然無存。它將不再是穩定經濟的壓艙石,而是變成了白宮的一個部門。
這對市場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如果全球投資者開始懷疑美聯儲的獨立性,他們就會懷疑美元的價值,懷疑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其連鎖反應,將遠超華爾街,波及全球金融體系的每一個角落。
這才是整場風暴最危險的“風眼”——它可能扳倒的,早已不是鮑威爾一個人,而是支撐美國市場經濟與美元霸權的制度根基。
當政治的洪流試圖沖垮專業的堤壩,沒人知道,那塊寫著“獨立”的基石,還能支撐多久。
參考信源:
美財長勸說特朗普:別動美聯儲主席!——每日經濟新聞2025-07-20
貝森特被傳力阻鮑威爾“罷免令”,特朗普暴怒回懟——新浪財經2025-07-21
不要罷免鮑威爾 美財長當說客勸特朗普別動美聯儲主席——大河財立方2025-07-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