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張,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現在跟我老伴相依為命,不敢胡亂去旅游,也不敢胡亂去生活,我們擔心身體遭不住,我們也擔心出現的意外讓我們的生活沒有保障。
而這一切也是因為我們家只有一個女兒,一個已經出嫁的女兒。
當年的那個年代里都念叨著“生兒生女都一樣”,“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等等這樣的話,那時候如果你在偏遠的村里,可能多生幾個不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可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卻深受影響。
我年輕的時候就生活在我們縣里的化工廠上班,是個一線的小員工,但起碼也是個工人,收入不錯,待遇也好,以廠為家便是我們當時的狀態。
結婚之后更是在廠里有著員工宿舍,生活也過得很不錯。
然而卻因為孩子的事情一度讓我以及我的家里人都大為頭疼。
我跟我媳婦一胎生的便是個女兒,那時候人們的思想其實都還沒有完全的放開,對于“養兒防老”,“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等這樣的思想還比較的傳統,所以想要個男娃是那時很多人的觀念了。
可惜我倆并未要來男孩兒,只有一個女兒的出生讓家里一直都很頭疼,一方面是沒生出男娃本就讓我們有些失望,另一方面則是那時的環境也不允許生二胎,像我們廠里生二胎的基本上都會受到影響,要么是降職降薪,要么是收入住房,甚至還有傳出失業的可能。
所以我倆當時的處境也挺難受的。
我娘就經常念叨著說:“你們請個假,回老家再生一個,讓你姐姐幫你們帶著,這樣既不會影響你們,還能再要個男娃。”
我老伴膽子小,她害怕被人告密,到時候我倆都沒了工作日子都過不下去,我也不想冒險,最后也就只能說服我的父母接受我家只有一個女兒的情況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其實對于生兒子的執念也不算很深,反而還挺喜歡女兒的,或許是初為人父,看著孩子小小的樣子挺可愛的,所以便將傳宗接代的這回事拋之腦后了,對孩子從小就疼愛有加。
那時候家庭情況也不錯,生女兒也沒啥壓力,我們兩個工人養活女兒還是綽綽有余的,從小到大的讀書,生活,穿著等等從來都沒有讓孩子湊合,給孩子都是最好的,活脫脫養活成了一個小公主的模樣。
九十年代開始了之后,廠里開始不斷地發生變動,安穩的生活在那時候變得不確定,開始有了動蕩,大家都傳著會倒閉,會失業的消息,下崗再就業成了當時很多人不得不去選擇的一條路。
而我倆當時也面臨著這樣的風險,不過我們有一點優勢的地方就是因為生得是個女兒,壓力不是很大,在廠里提出把我倆都調去后勤工作的時候,我們其實也能夠接受的。
工資減少,遠不如在一線時候賺得多,但也好在保住了廠里員工的身份,也就意味著有一份穩定的保障。
就這樣我倆在廠里留了下來,就連我老伴那時候也經常念叨著說:
“多虧咱家是個女兒,壓力不大,賺點錢夠過日子就行了,你說別人家養兒子的,養好幾個的,這工資哪夠生活,將來給孩子找工作,結婚這都需要花錢。”
事實就是這樣的,我們的生活因為那一次的改革受到的影響也不算很大,還是比較慶幸的。
后來那些年我倆就這么靠著廠里,養大了女兒,把她送上了師范,畢業之后女兒也是順利進入了一個學校里面教書,賺得多少其實也沒什么壓力,我們對她只有一個要求:擦亮眼睛,找個好一點的對象踏實生活就好。
女兒也聽話,從小到大都被我們捧在手心里長大的她一直都有著樂觀活潑的性格,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選擇交往對象的時候也有自己的標準,我們給她介紹的對象她都會自己好好的衡量一下才會決定要不要繼續接觸。
最后挑的女婿也是個老師,不過是個大學畢業后進入學校的老師,我們見她那么堅定的選擇,也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結婚的時候按照風俗也是將彩禮留給了我們,我們給了一部分的嫁妝,他們才過上了自己的日子,那時候買房買車這種觀念并不是很深,況且他們分別在學校里面教書,各自都有各自的宿舍,女婿他們學校對于結婚的老師還會分配個更大的宿舍,所以女兒也就搬過去一塊生活了。
至此女兒的婚姻大事也畫上了句號,我們兩口子的人生大事也少了一件,肩上的擔子越來越輕了,才有了時間去照顧我那年邁上了年紀的母親,以及照顧她的母親。
年紀大了也會不自覺的回想自己這輩子的選擇,而我們一致的認為當初沒有冒險去生兒子是個正確的選擇。
因為只有一個女兒,所以我們才能夠在廠里改革的時候退而求其次的繼續留在廠里,保住了穩定的工作。
因為只有一個女兒,所以我們才能夠在女兒出嫁了之后有時間去照顧老人,避免了身心憔悴。
因為只有一個女兒,所以我們才能夠把時間,經濟留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上面,不至于奮斗到六十歲還憂心忡忡。
反觀跟我接觸最久的朋友來說,他們因為生了兒子,在孩子找工作的時候要考慮找人找關系去給孩子安排工作。
因為生了兒子,所以在孩子結婚的時候要考慮彩禮,房子等事情,
因為生了兒子,所以才會在孩子有了娃之后過去忙著帶娃,照顧兒媳婦。
可以說不到六十歲,他們閑不下來,無論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是生活上的壓力。
我們的竊喜是有的,可這種小小的竊喜卻隨著步入六十歲之后開始讓我倆意識到了無奈與難題。
第一個難題,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兒端不平一碗水,便會引發矛盾。
女兒嫁人之后,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她有自己的公婆要照顧,有自己的家庭要維護,我們的關心與幫助有些時候并不會得到他們的認可,反而是給女兒徒增煩惱,最后讓女兒難做。
最明顯的就是女兒生孩子之后的那段時間里,我老伴是憂心女兒,專門跑去女兒家里陪著她,給他們做飯,給他們帶娃,不管啥事都會盡心盡力的去做。
可她的重心是女兒,女兒和親家母的重心都是孩子,這樣也就導致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最明顯的就是老伴那時候比較閑,就想要留在女兒家里待很長一段時間,可親家母不樂意,她覺得我老伴在那邊也不管孩子,大人又都要去上班,她在家里完全沒事干,指揮我老伴去做些事情還總是不盡人意,最后總是旁敲側擊的讓我老伴回去。
我老伴當然也意識到了,便總是想跟女兒去吐槽一些,結果沒想到女兒的建議也是讓我老伴回去,讓她不要多管他們家的事情。
最后搞得我老伴十分傷心的回來了,別提有多難受了,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想理女兒,讓女兒來回解釋。
最后老伴也認可了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這句話的含義了。
第二個難題,一個女婿半個兒,但這半個兒永遠沒法全心意的依靠。
女兒出嫁了,想要讓女兒過得好些,除了要給足女兒關心之外,還有一方面是需要對女婿足夠的好,就像我們對待女婿一樣,我們心里頭對女婿是很滿意的,不管是從女婿的性格,脾氣,還是他的工作,為人等等都十分滿意。
以至于后來他們要購買學校的分配房的時候我們一口氣給了一半的錢,幾乎是跟親家平分去幫助的他們小兩口。
可就在我倆都覺得對女婿很好,足夠讓女婿完全成為我們的依賴的時候,一次變動讓我們突然意識到女婿是無法全心意的依靠的。
前年我腿疼的厲害,去醫院檢查了之后要么做手術,要么保守治療,拖著吃藥,可不管怎么選都意味著將來生活可能面臨不便,甚至做手術之后也沒法保證能恢復的很好。
當時全家人在一塊商量的時候女婿就很堅定的說:“不要做了,萬一手術做不好,到時候又花了錢,身體還好不了,而且你年齡大了,有風險。”
反觀女兒卻執意的說有病要治,最好手術,起碼能夠有機會恢復好。
就這樣全家人商量的結果也不一致,總結下來就是女婿只考慮他們要花的時間與金錢,不想去承擔這種風險,而女兒和我老伴都只是希望我盡快做手術,能好就好了,好不了也只能接受。
最后需要做主的時候還是我拍了板,先拖著,將來實在走不動了再去做手術,這才順了女婿的愿,起碼短期內不會麻煩到他,影響到他的生活。
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后我也意識到女婿很難成為自家人,很難真心實意的為我們著想,如果是兒子的話可能他就會堅定的讓我去做手術了,就算失敗了他也會承擔著照顧我們的責任,但女婿很難這樣做,因為他還有他的父母要照顧,他還有他的家庭。
第三個難題,女兒對我們的照顧只會越來越少。
隨著我們年紀越來越大了,隨著女兒的生活越來越穩定了,她能夠回到家里陪我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從她結婚之后就很少回來,再到后來有了孩子,她更是忙得不得了,白天要在學校上課,晚上要回去家里陪孩子,很少有時間留給我們。
即便是暑假,或者是寒假他們都放假的時候也很難在家里頭陪我們很多,每次回來最多待三天就要回去了,因為女婿住不慣,因為她也覺得她的家在那邊,反而留在我們身邊無事可做。
反觀那些家里生兒子的老人卻不一樣,就像我的親家兩口子,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跟他們一塊生活,生活多久都可以,但我們卻不能這樣,我們過去只是客人,只能短住,無法長住。
女兒也無奈,陪我們多了就會忽略她自己的小家,可能會有矛盾,只能在不斷地平衡這里的中間值了。
第四個難題,不管我倆誰先走,另一個都會生活起來很孤單。
年紀大了,自然也會考慮到未來的事情,這時候就不禁會考慮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了,此時我才意識到不管我倆之間不管誰先離開,另外一個人多半都需要自己過以后的日子。
身體好的話自己在家里生活,但也可能過得孤單,生病了無人照顧,難受了無人給倒水,如果是我老伴自己過,到那時可能去女兒家里生活一段時間,但卻也無法久住,如果是我自己過,到那時大概率去不了,因為不合適。
反觀像親家兩口子卻不用擔心,因為不管發生啥情況,大不了就是住在他們的兒子家里湊合的生活也會很熱鬧,不會那么的孤獨。
所以我跟我老伴也是常常開玩笑說:“將來不管誰一個人生活,不想麻煩了就去養老院,用錢去買晚年的安穩與照顧,如果不想去養老院就自己在家里頭過,吃點好的,過得開心點,反正去女兒家里這條路不好走。”
我們心知肚明,但也沒辦法去提前預防,只能盡可能的保證我們現在的身體健康,互相陪伴的時間長一點。
第五個難題,女兒的壓力會隨著我們的年紀越大也變得更大。
現在的我們兩口子還能夠互相的照顧,還沒有出現特別大的身體問題,可如果一旦身體有問題了,將來或者是住院,或者是手術,或者是身體不舒服了,我們能夠依靠的只有女兒了,這時候女兒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了。
我們不止一次考慮過如果住院了,如果生病了,要不要讓女兒回來,她如果回來的話必然會需要兩邊都照顧,身心俱疲,如果不讓女兒回來,我們又無人依靠,尤其是當將來如果我們真的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女兒肯定會越來越累的。
偏偏這種事情避免不了,就算是我們已經很注意的控制我們自己的生活了,但年紀大了,這種事情很難保證。
這便是我們只有女兒的家庭需要面臨的五個難題了,這五個難題有些我們正在經歷,有些我們意識到了,但卻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如果是你們,你們打算怎么做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