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深夜,十幾架烏克蘭遠程爆炸式無人機突破層層防線,徑直穿越莫斯科周圍的警戒,逼近城市上空,俄軍迅速派出多架米格?29戰機掛載對空導彈進行攔截,雙方首次在首都上空展開空中殲敵。
與此同時,俄方向其發出344架“天竺葵”無人機和數十枚巡航導彈,目標直接對準烏克蘭的各個主要城鎮,目標從利沃夫到敖德薩再到首都基輔四處轟炸,這次反攻造成敖德薩港口倉儲區多處起火,濃煙滾滾,敖德薩港區因此陷入一片火海。
南部地區的鐵路和公路樞紐遭受波及,碼頭設施和倉儲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通往港口的交通也被毀壞,港口的運行受到重創,烏克蘭防空部隊連續數小時處于高度警戒狀態,全力攔截來襲目標,這種“拉鋸式”攻防消耗了大量彈藥和預警資源。
這場“空中對攻”考驗的不僅是雙方的武器性能,更考驗雙方城市防空的科技競技層面,在這場戰爭中,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不得不臨時關閉,市民通過社交媒體看到米格?29戰機破云而出、低空盤旋的畫面。
被居民賦予了“空中高射炮”的名稱,這個戰機一旦雷達鎖定低空目標,三分鐘內即可起飛攔截,而部署在莫斯科郊外的數個米格戰術中隊,更是承擔起在100公里半徑范圍內填補S?400防空體系對超低空飛行器的探測盲區。
這一次,烏軍又進一步提升航程,它們的飛行半徑已超過800公里,正好覆蓋哈爾科夫至莫斯科的直線距離,徹底打破了“烏克蘭無人機不可能直抵莫斯科”的論斷。
而軍事分析人士看到的卻是另一面,動用戰斗機打無人機,恰恰說明常規防空手段的短板已經暴露無遺,這背后,更是經濟成本上的不對等。
從成本看,雙方的投入差距顯著,俄軍單架“天竺葵”無人機造價約2萬美元,烏方每發攔截導彈造價則在25萬美元以上。
官方數據顯示,這場交鋒中,烏軍共擊落俄無人機185架,攔截成本合計約4600萬美元;而俄軍的攻擊成本總計不超過700萬美元,約為防御方的六分之一。
這一巨大差距凸顯了防御方在資源消耗戰中的被動一面,也迫使各方進一步考慮采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防空解決方案。
技術之外,這場對攻也加大了兩國在后勤與情報獲取方面的對抗,俄軍持續優化雷達和無人機群的協同技術,想要在提高探測量精準度的的同時降低反應的延遲;烏軍則繼續在電磁干擾和遠程打擊戰術上尋求突破。
雙方對無人機編隊的分布式指揮以及自毀模式等細節進行了多次實戰演練,以應對對方的電子戰和空域干擾。
當夜的空戰,揭示了現代沖突中傳統防空體系面對智能化武器群的不堪一擊,也將俄烏沖突帶入城市防空戰的新紀元,莫斯科市民在受到驚嚇的同時,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空中戰斗,在未來,這種高強度、低成本的無人機對抗可能會成為新常態。
各方都在靜待下一輪交鋒,試圖在技術和成本的賽道上搶占先機,莫斯科上空的這次攻防,像一個信號彈,照亮了現代戰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人們過去所熟知的戰爭規則正在被改變。
傳統的“前線”與“后方”概念,正在被徹底瓦解,烏克蘭無人機的作戰半徑從最初的100公里,悄無聲息地擴展到了800公里以上,這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數字。
它意味著從圣彼得堡的港口到伏爾加河流域的工業區,俄羅斯歐洲部分超過三分之二的領土,都進入了打擊范圍,一個在腹地工廠上班的工人,一個在后方城市生活的平民,都可能在某天夜里聽到防空警報。
其次,無人機這種曾經的戰術配角,已經升級成了能夠影響戰爭走向的戰略級武器,烏克蘭在一周內就出動了1300多架無人機,他們打不起昂貴的導彈戰,就用這種工業化的方式,發動一場消耗戰。
作為回應,俄羅斯也只能加大自己的回擊,一周內對烏克蘭發動5次大規模報復,一夜之間就發射76枚巡航導彈和210架無人機,雙方的沖突,已經徹底陷入了“無人機對無人機”的互毆,誰的生產線更堅挺,誰能更好地承受消耗,誰才能笑到最后。
事件之后,俄羅斯外交部發出的警告就顯得格外意味深長,他們聲稱若核心設施遇襲,就會發動“所有可能的反擊手段”,這種表態,與其說是威脅,不如說是一種焦慮,因為他們發現,原有的“紅線”正在被廉價的技術輕易跨越,不得不重新畫一條更嚴厲、也更危險的線。
這件事用一種近乎粗暴的方式宣告,在無人機時代,國家的“安全長城”正在被重新定義,這堵墻不再只由先進導彈和昂貴戰機構成,因為對手根本不打算從你最堅固的地方硬闖,而是選擇用無數廉價、微小、防不勝防的工具,來尋找你體系中最薄弱的那個點。
如何應對這種低成本、高數量、無孔不入的非對稱威脅,已經成了所有大國都無法回避的難題,莫斯科一夜的警報,可能只是未來全球大城市安全所要面對的漫長預警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