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水7月21日電(周健)7月20日,浙西南革命根據地創建和中共浙西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談會在浙江麗水遂昌舉行,各級領導嘉賓,革命先輩后人,黨史專家學者,先遣隊、挺進師重要轉戰地代表,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游擊區代表及當地黨員干部等百余人齊聚一堂,重溫挺進師抗敵的烽火歲月,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見證老區的發展蝶變。
1935年,劉英、粟裕率領僅500余人的隊伍,創建了以松(陽)龍(泉)遂(昌)江(山)浦(城)五縣邊境為中心區域的方圓百余公里的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這是南方游擊戰爭處于最艱難之時,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浙江建立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他們在此開展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浙西南革命的不朽豐碑。
“革命先輩不怕困難、勇于犧牲、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必須永續傳承、發揚光大。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民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攜手推進革命老區煥發無限生機和活力,早日實現共同富裕。”遂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吉文說。
的確,進入新時代,浙西南革命精神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指引老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力量。
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的師部駐地,遂昌王村口鎮堅持將浙西南革命血脈融入自身,創新運用紅色資源教化人、古色資源吸引人、綠色資源留住人,走出了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路徑。眼下,該鎮已躍升為浙江省首批5A級景區鎮,榮獲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等榮譽。近3年間,王村口鎮累計接待游客和培訓班60余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2.2億元。
放眼整個麗水,所有縣(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據地縣,紅色資源結出的碩果俯拾皆是。
遂昌王村口鎮一景。 遂昌縣委宣傳部 供圖
慶元縣齋郎村保存著紅軍戰斗指揮部、碉樓、紅軍講堂等紅色革命遺跡及教育場所,該村將“訪紅色禮堂”“走紅軍之路”“上紅課”“唱紅歌”等作為入住民宿的一系列體驗內容,還推出革命遺址地實景“劇本殺”——慶元縣齋郎戰斗遺址劇本游,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龍泉市住龍鎮素有“浙江小井岡”之稱,踏入鎮上的紅軍街,青石板、斑駁墻面、木質門窗承載的歷史記憶撲面而來。近年來,住龍鎮深挖紅色資源,建成了全域性社會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1935紅色研學基地創新“露營+研學”體驗形式,加上精心謀劃的研學旅游項目,深受歡迎。
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街道雙后崗黨建展示館內,暑期前來研學的人也絡繹不絕。在紅色研學產業鏈的帶動下,東弄畬家田園綜合體、敕木山村等周邊旅游景區游客和營業收入也實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此外,依托“紅色文化+民族風情”,景寧成功打造了一批紅色美麗鄉村。
歲月悠悠,精神永恒。90年前,浙西南革命根據地在烽火中誕生;而今,這片紅色熱土已然舊貌換新顏。革命精神熠熠生輝,紅色資源將續寫出更為精彩的篇章……(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