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兒的草編是用稻草、荸薺草、草芽葉等,通過編織、纏繞、打結,把它編織成一些實用器物以及藝術品。”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團山民居入口的一間雜貨店里,店主林艷向游客介紹草編工藝。
店鋪門口擺放的草編工藝品琳瑯滿目:太陽花坐墊、草墩、小花籮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香味。
林艷編織草編。李靜雙攝
團山村的草編有些歷史,當地手藝人就地取材,編織草墩、背籮、帽子等生活用品。林艷自懂事時起就跟著老輩人學手藝,如今已有數十年。
近幾年,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為這門古老技藝注入了新活力。團山村成立了“巧媳婦”編織協會,形成產業經營組織,帶動周邊群眾創業,在林艷等數家經營戶的帶動下,團山草編工藝品慢慢走向市場。
2002年初,林艷和母親在團山村開起了一間雜貨店,同年向建水縣煙草專賣局申請,符合條件后成為了零售戶。
店鋪就在團山古民居入口,初期卻因缺乏經驗生意冷清。為了幫助林艷開好這個店,建水縣煙草專賣局片區客戶經理想了不少辦法??紤]到景區風貌保護,聚焦店內陳設優化,客戶經理建議林艷增加當地土特產銷售,把手編制品、民族工藝品放進貨架;在門口掛起免費引路牌,添置休息椅提升服務體驗……一系列暖心舉措,讓小店的生意日漸紅火。
客戶經理探店打卡,宣傳草編工藝。李靜雙攝
林艷身兼多職,看店、編織、還熱心幫村里的手藝人代售草編。僅草編一項,每年的收入在2萬元以上。
閑暇之余,林艷會到“巧媳婦”編織協會學習草編?!安菥幰苍趧撔拢趯嵱没A上融入了現代化元素,不學就跟不上新花樣。”林艷笑著說。
近年來,建水縣煙草專賣局深挖西莊農文旅潛力,力推鄉愁品牌,助力像林艷這樣的店鋪轉型升級,客戶經理化身“推介官,”通過探店打卡、講解草編技藝等,不斷提升店鋪吸引力,讓團山草編走向更遠的市場。
如今林艷不僅是店主,更是家鄉的“代言人”。每次遇到游客,她都會熱情地介紹當地風光,講解家鄉特色旅游資源。遇上對草編感興趣的,更會手把手指導編織技藝。“讓更多人了解、愛上草編,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她說。
2025年,林艷大學畢業的女兒回鄉創業,在母親的店鋪旁開了一間奶茶店。談及未來,林艷眼里閃著光:“明年打算把老宅改造成民宿,每個房間配上自己編織的草墩,環保又健康。”指尖上的記憶,編織出一幅幅美好畫卷。(李靜雙)
來源:紅河州煙草專賣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