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星報)報道,孟加拉羽球神童艾曼·伊本·賈曼(Ayman Ibn Zaman)時隔9年從美國回歸,這位15歲就奪得全國冠軍的天才選手,發現家鄉的羽毛球環境仍未改善——設施落后、贊助缺乏,與當年迫使他離開的問題如出一轍。
從美國州級冠軍到家鄉困境
如今28歲的艾曼(Ayman)在美國明尼蘇達、愛荷華和內布拉斯加州羽球錦標賽奪冠,芝加哥地區排名前四,但回到達卡參加全國錦標賽時,他仍需在"通風不良、燈光昏暗"的場館訓練。"2016年我離開時抱怨的設施問題,現在依然存在,"艾曼(Ayman)無奈地說,"美國的社區球場都比這里好。"
基層訓練體系缺失的代價
作為曾在馬來西亞接受訓練的精英選手,艾曼(Ayman)指出孟加拉羽球的核心問題:"我們有天賦但缺乏科學訓練。美國17歲選手已掌握戰術組合和心理調節,而我們的年輕選手還在重復錯誤動作。"他舉例,全國錦標賽八強選手中,有6人因"關鍵分心理素質差"輸掉比賽。
新舊問題的疊加
除硬件設施,贊助短缺迫使選手自掏腰包參賽。艾曼(Ayman)本次回歸的機票和住宿費用全由個人承擔:"2014年我奪冠時獎金僅5萬塔卡,現在漲到15萬,但仍不夠覆蓋國際賽事開支。"更令人擔憂的是人才流失——他估計同期隊友已有11人因生計放棄羽球。
新生代的希望與局限
盡管失望,艾曼(Ayman)仍看到進步:"年輕選手體能明顯提升。"但他強調:"沒有戰術教練和心理輔導,他們最多只能在南亞運動會競爭。"他建議效仿馬來西亞"基層-青年-成年"三級培養體系,但坦言"沒有政府支持難以實現"。
復出目標:SA Games獎牌
盡管困難重重,艾曼(Ayman)仍渴望代表孟加拉參加南亞運動會:"我愿自費參加集訓,只要能幫助年輕選手。"這位軟件工程師計劃用美國訓練方法指導后輩:"至少讓他們知道,羽球不只是拼體力,更要拼腦子。"
9年時光似乎未改變孟加拉羽球的命運,但艾曼(Ayman)的回歸至少帶來希望——正如他所言:"問題或許相同,但只要有人堅持,改變終會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