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7月21日電 熱點問答|這次失利,對日本執政聯盟意味著什么
新華社記者李子越 陳澤安
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結果21日揭曉,執政聯盟未能獲得過半席位,無法維持參議院多數。首相石破茂2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將繼續擔任首相,并且目前無意擴大執政聯盟。
日本媒體指出,本次選舉結果可能成為左右日本政局走向的分水嶺。執政聯盟緣何失利?石破茂短期內是否會下臺?其內閣執政前景如何?
執政聯盟失利原因
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顯示,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獲得47席,加上非改選的議席未能超過半數,無法維持參議院多數。加之此前在眾議院也未過半,執政聯盟正式轉為“參眾兩院少數政權”。這是自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該黨領導的政權首次在兩院同時失去多數。
分析人士認為,自公執政聯盟此次敗選,主要緣于民眾對物價高漲的不滿、政府應對政策乏力,以及傳統政黨形象老化等導致的選民流失。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以來,日本(人均)實際工資水平年年下滑,導致家庭購買力顯著縮水。在此背景下,在野黨的“減免消費稅”“廢除汽油暫定稅率”等民生政策,顯得更具現實吸引力。
對于執政聯盟為何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失利,石破茂21日在記者會上說,原因包括政治改革、物價上漲等問題,并表示將盡快進行分析。
石破茂短期內會否下臺
石破茂21日表示,對參議院選舉失利表示歉意,但日本當下面臨日美關稅談判、物價上漲等問題,為使政治保持穩定,自己將繼續擔任首相。
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先前在直播節目中強調,“當前正值極為重要的時期,最關鍵的是不能讓國政陷入停滯”,執政黨必須切實履行責任。
石破茂選擇留任的重要考量是日美關稅談判正處于最后關鍵階段。根據此前各方判斷,日美雙方在選前難以展開實質性磋商,真正的談判窗口僅剩10天左右時間,即從投票結束到8月1日美方可能啟動加稅前的這段時間。自民黨內部有聲音認為,部分在野黨也可能出于國家利益考慮,對首相留任表達一定程度的理解。
從制度層面來看,參議院選舉與眾議院不同,不涉及“首相指名選舉”這一環節,即無需在流程上重新選舉首相。而且在野黨在憲法、安全保障等關鍵政策上分歧明顯,短時間內形成合力提出不信任案、推翻現政權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在石破本人不主動辭職的前提下,其首相之位短期內或得以維持。
還有哪些考驗
盡管石破茂暫時得以留任,但自公執政聯盟已在參眾兩院均失去多數席位,政權基礎明顯動搖,執政局面也趨于復雜。
日媒普遍認為,今年秋季即將召集的臨時國會將成為對石破內閣的重大考驗。政府預計將提交包括物價對策、應對美方加稅等內容在內的2025年度補充預算案。然而在當前情況下,若無法爭取在野黨支持,預算案恐將遭擱置,施政會陷入實質性停滯。
這也意味著政府將不得不在部分政策上作出更大妥協。目前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的主要分歧集中在減稅與財政可持續性的矛盾上。在野黨普遍主張擴大減稅規模,以緩解物價上漲對民眾的沖擊,而執政黨則更傾向于保持財政平衡,對削減消費稅等提案持謹慎態度。
石破茂21日表示,其今后的執政道路充滿“荊棘”,將更為細致地與其他政黨進行討論。他還說,自民黨將繼續與公明黨聯合執政,目前無意擴大執政聯盟。
他曾表示今后政權運作將“探索就具體政策與在野黨達成共識的方式”,但現實并不樂觀。本次選舉后,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主要在野黨均明確或間接表示,當前暫不考慮與自公聯盟聯合執政。
與此同時,石破茂在黨內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有媒體披露,自民黨內部已開始就是否更換總裁、人事調整展開討論。相關動向被認為將取決于日美關稅談判的進展,以及執政黨能否在關鍵議題上與在野黨形成合作。
在外交、內政、黨內三重壓力下,石破內閣從中長期來看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執政前景充滿陰霾。(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