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駕已成為跨區域出行的絕對主流,日均約1.3億人次選擇自駕,占跨區域流動量七成以上,且全國近90%的縣級行政中心可實現30分鐘上高速。這組數據背后,是自駕出行的火爆場景,被普遍視為潤滑油行業的增長曙光。當這場日均億級人次的流動洪流持續奔涌,潤滑油行業真的能順利接住這波紅利嗎?這 1.3 億人次的自駕需求,究竟是唾手可得的市場增量,還是對行業產品、服務與渠道的一場 “壓力測試”?其背后暗藏的增長密碼,或許比想象中更難解鎖 —— 這正是中國潤滑油信息網(sinolub.com)提醒行業需要關注的深層命題。
自駕熱度攀升,潤滑油需求持續擴容
隨著自駕出行成為人們跨區域出行的首選,汽車的行駛里程大幅增加,發動機等核心部件面臨的考驗也隨之升級。在長途跋涉中,發動機長時間高速運轉,各部件之間的摩擦加劇,對潤滑油的潤滑、冷卻、清潔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優質的潤滑油就如同汽車的“血液”,能夠有效減少發動機內部的磨損,降低故障發生率,讓車輛在漫長的自駕旅途中保持良好狀態。無論是穿梭于城市環線,還是馳騁在偏遠山路,可靠的潤滑油都是車主安心出行的重要保障,這也直接推動了潤滑油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品牌發力創新,搶占自駕養護賽道
面對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各大潤滑油品牌紛紛聚焦產品與服務創新,在自駕養護賽道積極布局。不少品牌針對不同自駕場景研發專項配方,適配高海拔、高溫等多樣路況,并依托廣泛的服務網絡,為車主提供便捷專業的養護服務。同時,通過多元營銷手段強化產品性能賣點,升級保養套餐,新增與長途出行相關的特色服務,全方位滿足車主在長途自駕中的養護需求。還有品牌憑借先進技術,著力降低發動機在熱車及啟停過程中的磨損,為自駕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瞄準新能源趨勢,潤滑油行業加速轉型
在傳統燃油車自駕熱潮未退的同時,新能源汽車自駕也逐漸興起。新能源汽車的構造與傳統燃油車存在較大差異,其電機轉速更高,對散熱性和抗泡沫性能要求更嚴格,且與電氣元件長時間接觸,這對潤滑油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面對這一趨勢,潤滑油行業積極轉型,眾多品牌針對新能源汽車特點,推出各類專用潤滑油產品,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力支持,在新能源自駕養護領域搶占先機。
整合資源賦能,拓寬潤滑油推廣渠道
在潤滑油推廣方面,行業內整合資源的趨勢愈發明顯。一些企業整合旗下加能站、便利店等資源,推出相關權益卡,培育自駕線路和驛站,搭建線上服務平臺整合自駕資源。這種從單一業務向綜合服務的轉型,不僅為車主提供了一站式的自駕出行服務,也為潤滑油產品搭建了更廣闊的推廣平臺,讓更多車主了解和選擇優質的潤滑油產品。
自駕出行的浪潮還在持續高漲,潤滑油行業也隨之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在未來,隨著自駕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潤滑油行業必將在產品創新、服務優化等方面不斷突破,為車主的每一次自駕出行提供更堅實的保障,同時也實現行業自身的跨越式發展。
在線調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