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1950年生在香港,后來全家搬到臺灣。他讀的書不少,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又去美國拿了碩士和博士,專攻法律。回臺灣后,從政路走得順,先給蔣經國當秘書,幫著翻譯英文文件。后來一步步升,1993年當了“法務部長”,1998年選上臺北市長,兩屆干下來,市政搞得還行,交通和環境改善了不少。
2005年他當國民黨主席,2008年選上臺灣領導人,連任到2016年。下臺后,他成立了基金會,繼續關注兩岸事。2023年3月底,他帶團去大陸訪問,去了南京、武漢、上海等地,祭祖、會學生,還見了宋濤,談了談兩岸和平發展。
馬英九一直說自己堅持“九二共識”,在他當政時,兩岸簽了23個協議,經貿交流熱絡起來。但后來呢,他的話風有點變。
2023年5月,馬英九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采訪,說兩岸分歧主要是主權問題,大陸推“一國兩制”,臺灣民眾不買賬,因為臺灣的“憲法”里,一個中國包括兩岸,是“中華民國”。他覺得歷史上有分有合,往往要打仗,但希望兩岸用和平民主方式解決。
關鍵是,他提出“備戰、避戰、謀和”三位一體,備戰放第一位,說這是基礎,得加強臺灣的防衛能力,讓大陸投鼠忌器,這樣才能避戰,最后謀和。備戰怎么備,他沒細說,但意思是買武器、練兵啥的。
他還提了俄烏沖突,說臺灣不會成第二個烏克蘭,因為地理位置不同,臺灣是島,沒陸地連接。他對美國也半信半疑,說美國該當和平使者,鼓勵兩岸談,別老賣武器,美國不會真出兵幫臺灣,最多給點情報和二手貨。這采訪出來后,馬英九沒再提“九二共識”,這點挺讓人納悶的,以前他老掛嘴邊。
邱毅一看這采訪,就坐不住了。他是1956年生,高雄人,讀的臺灣大學經濟系,后來去美國康乃爾大學拿博士,專攻經濟學。回臺灣教書,當過教授,還辦補習班。1993年進政界,當“立委”好幾屆,先國民黨,后新黨、親民黨,揭過不少案子,像高雄捷運弊案、陳水扁家族貪腐啥的。
2012年后沒再選上,就轉媒體,當評論員,寫書、出節目,專談兩岸和島內政治。他支持“九二共識”,常批民進黨“臺獨”路線。邱毅對馬英九的備戰論直搖頭,說這話說一半留一半,不劃算。
邱毅算的賬是這樣的:馬英九2008年上臺時,支持率高到八成,國民黨氣勢如虹,民進黨因為陳水扁案一塌糊涂。大陸那邊善意滿滿,釋放信號推統一,馬英九本該抓住機會談政治協商,結果他提“不統、不獨、不武”,加上“先經后政、先易后難、先急后緩”,就停在經濟交流上,沒往前走。
邱毅說,這錯過了統一最佳時機,馬英九責任大。2023年馬英九訪大陸前,邱毅還挺期待,結果馬英九又說“一中各表”,邱毅失望,說又辜負歷史使命。現在馬英九為支持侯友宜選領導人,說備戰卻不提“九二共識”,邱毅覺得這會得罪兩邊人:臺獨派嫌你不硬,統一派覺得你軟。
國民黨基本盤就是那些支持“九二共識”的,馬英九這么騎墻,支持率只會掉。侯友宜呢,邱毅說他藍皮綠骨,嘴上說和平,卻回避“九二共識”,還肯定美國軍售,國民黨選他本來就荒唐。備戰要花大錢買美國武器,臺灣經濟扛不住,還沒打就自己先垮了。兩岸實力對比現在完全逆轉,大陸掌握主動,臺灣“以武拒統”就是自欺欺人。
這事得從兩岸關系大背景說起。1949年后,兩岸分治,中間有幾次危機,像金門炮戰啥的,但后來緩和了。1992年,海基會和海協會談成“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成了兩岸交流基礎。馬英九執政時靠這個,簽協議,開直航,陸客來臺旅游,經貿熱火朝天。
2016年民進黨上臺,蔡英文不認“九二共識”,兩岸交流停滯,緊張升級。大陸軍機繞臺、軍演增多,臺灣則加強軍購,從美國買了F-16、導彈啥的,花了上千億新臺幣。2022年佩洛西竄臺,更把事鬧大了,大陸圍臺演習。
2023年,夏立言代表國民黨訪大陸,重申“九二共識”,但民進黨當局繼續對抗,提新軍購計劃。馬英九的備戰論,就在這背景下出來,像是對大陸威懾的回應,也迎合島內一些民意。
但備戰真有用嗎?邱毅的賬算得接地氣。臺灣經濟規模小,軍費占GDP 2.6%左右,2023年軍費預算4500億新臺幣,買美武器占大頭,像2022年買的400枚“魚叉”導彈、100輛發射車,花了22億美元。臺灣債務高,民生壓力大,年輕人薪水低,房價高,再備戰,稅負增加,民眾日子更苦。
大陸軍力強,海軍、空軍遠超臺灣,統一決心堅定。臺灣“不對稱作戰”策略,買些無人機、導彈,想拖延時間等美國幫,但美國自己說,不會直接介入,頂多賣武器。拜登幾次說會防衛臺灣,但白宮澄清是戰略模糊。馬英九自己也說,美國不可靠。
國民黨內部問題也大。馬英九的備戰論,像是支持侯友宜選舉。侯友宜是前新北市長,警察出身,2023年被國民黨征召選領導人,但他對“九二共識”閃爍其詞,說“兩岸同文同種”,卻不明確表態,還說要加強防衛。
國民黨現在黨爭嚴重,過去高喊反獨,現在為選票,越來越模糊。2024年選舉,賴清德勝出,國民黨敗北,支持率33.49%,比預期低。馬英九的言論,被一些人說是拖累,統一派覺得國民黨不靠譜,轉支持柯文哲的民眾黨啥的。邱毅后來加入民眾黨,當特別顧問,繼續批國民黨騎墻。
2024年賴清德上臺后,兩岸更緊張。大陸發布“22條意見”,嚴懲“臺獨”頑固分子,臺灣當局說這是威脅,繼續備戰。2024年軍費預算漲到6000億新臺幣,買了更多美制武器,像“海馬斯”火箭系統。
大陸軍演常態化,2024年5月“聯合利劍-2024A”演習,圍臺練兵。馬英九低調了些,基金會辦活動,強調和平。2025年6月,他又訪大陸,參加海峽論壇,去福建甘肅,談青年交流,參觀太陽能項目啥的。邱毅繼續在節目上說,備戰腐蝕統一基礎,臺灣玩火自焚。
到現在兩岸還沒打,但沖突風險高。國際上,中美博弈加劇,美國賣臺灣武器,但自己經濟問題多,不想卷入大戰。歐洲忙烏克蘭,沒精力管臺海。日本、澳洲跟美國站隊,但真打起來,誰知道。
島內民調顯示,多數臺灣人不愿打仗,想維持現狀,但“臺獨”教育下,年輕人對大陸不親近。馬英九的備戰論,反映島內焦慮,但邱毅的賬提醒大家,備戰不是出路,只會加重負擔。兩岸統一是大勢,方式和平最好,但如果臺灣當局繼續對抗,沖突難避。邱毅說,主動權在大陸,臺灣該醒醒,別自欺欺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