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M93交通之聲綜合自第一現場、深圳大事件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7月21日,深汕特別合作區,臺風“韋帕”過境后,鲘門海灘遍地海鮮,居民冒雨趕海撿到“爆桶”。
據第一現場采訪報道,拍攝者表示:下雨也抵擋不住市民的熱情,人手必備一個桶。撿不完根本撿不完…就這樣實現了海鮮自由!
有網友調侃道:
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啤酒備起來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對市民們進行勸退,這些臺風后出現在沙灘上的海鮮,可能“暗藏殺機”。記者了解到,臺風的強降雨天氣會將大量污水和化糞池的排泄物沖入海洋之中,貝類,尤其是生蠔,作為濾食性生物,極容易將各類致命的微生物,攝入體內,食用之后,容易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這不是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第一次出現大量海鮮。
2023年7月17日,在臺風“泰利”登陸前,位于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玉海灣沙灘出現大量生蠔、青口貝、海蠣等海鮮。
2024年7月27日,受臺風“格美”過后影響,深汕特別合作區鲘門沙灘“天降生蠔”,驚現大量生蠔等貝殼類海鮮,附近街坊紛紛前往“趕海”。
2025年6月14至15日,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在海南東方和廣東雷州西部沿海登陸,并沿東北方向移出廣東,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鲘門海邊也迎來較大風浪和降雨,同時海灘上也再次驚現大量貝類海鮮,吸引不少街坊拎著水桶、拿著袋子前往“趕海”。
臺風過境后有哪些隱藏的危險?
怎樣規避次生災害?
快往下看
臺風后,這些地點要注意
大江附近、海邊
受臺風外圍環流影響,沿海、沿江地區會產生強風及長浪,有被風浪卷走的危險。
退潮后,沙灘可能存在玻璃碎片和鐵釘等尖銳的危險物品,容易導致腳部或手部受傷。
臺風過后,近岸海水中還可能出現一些危險的海洋生物,比如水母、海膽和海蛇,其毒液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威脅生命。
臺風過后,海水可能會攜帶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質,增加了接觸海洋的風險。
山區峽谷等地帶
臺風會帶來強風雨,山區山石塌方、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幾率增加,因此最好不要選擇此時進入山區。
損壞的電力設備旁
臺風可能造成電力設施損壞,請勿靠近或接觸傾倒電線桿、落地電線和被水浸泡的電線桿、路燈燈桿等電氣設備,以免發生觸電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