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Aeneas 桃子
【新智元導讀】GPT-5要上線的消息,已經傳得滿天飛了!有說兩周內上線的,有說它是一個路由器的。同時還有更多猛料:GPT-6,已經在訓練中了。莫非OpenAI那些拒掉3億天價offer的10個人,真的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東西?
GPT-5,將在未來兩周內發布?
就在今天,關于GPT-5又有新爆料了。
消息靈通的Hyperbolic聯創Yuchen Jin聲稱,自己打聽到了一些內幕。
GPT-5不是一個單一的模型,而是由多個模型組成的系統。
它包含一個「路由器」,可以在推理模型、非推理模型和工具使用模型之間切換。這也是為什么奧特曼表示OpenAI會修正模型命名:未來,提示詞會自動被路由到最合適的模型上。
GPT-6,已經在訓練中。
另一位消息靈通人士,也同時證明了這件事。
其實GPT-5要來,這不算什么新消息了。
OpenAI研究員Alexander Wei在周六宣布新模型拿到IMO金牌時,就已經預告說,GPT-5將很快發布,但并不是獲得IMO金牌的這個模型。
而且就在昨天,第三方機構的開源代碼中,也出現了GPT-5-reasoning-alpha-2025-07-13的字樣。
生物基準測試中,泄露了GPT-5模型
而且今早,奧特曼再次發文稱,到今年年底,OpenAI將新增超100萬塊GPU,一看就是要為新模型儲備更多算力了。
GPT-5會炸場 or 沒有任何飛躍?
確定無疑的是,GPT-5的誕生不會晚于9月。
幾天前,神秘模型o3-Alpha上線,僅12個小時后就被OpenAI從公開基準測試中撤下。
這可能預示著,正式版即將面世。
歷史數據顯示,當OpenAI測試「Optimus Alpha」和「Quasar Alpha」等機密模型時,Quasar在11天后就發布了正式版,而Optimus Alpha更是僅隔4天便官宣。
對于即將登場的GPT-5,有人看好,但也有人唱衰。
OpenAI用gpt?5 reasoning?alpha替換了o3模型
比如沃頓商學院教授Ethan Mollick就表示,就算GPT-5只是能自動在o3和4o之間切換,也會改變大多數人對AI的看法。
但也有很多人根據種種細節判斷:GPT-5很可能是個路由器。
比如OpenAI的CPO Kevin Weil在今年2月,曾劇透過一些關于GPT-5的蛛絲馬跡。
如果是GPT-5真的只是個路由器,那群眾們顯然要失望了:它在基礎智能上顯然不會有多少提升,我們只能等Gemini 3或Claude Sonnet 5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OpenAI真的發了GPT-5,模型能力也不會出現顯著提升,除非是有更好的工具或者一些巧妙的方法,利用RL來提升性能。
總之,可能很多期待GPT-5的人要失望了!
但也有人說,路由器就代表著可靠性和專業化。Erika之所以有效,就是因為會把不同類型的開銷分發到對應的邏輯路徑上。
底層通用智能可能在跑分時很炫,但真正能上線并擴展的,反而是專業化的路由系統。
總之,不要小瞧這種創新。有時,看起來平淡的架構設計,說不定反而會勝過突破性的模型。
奧特曼打破沉默,GPT-6殺入終局
不過下一代模型——GPT-6或許會開啟終局。
前段時間,奧特曼在接受Conviction創始人Sarah Guo的20分鐘訪談中,再次分享了自己對AI未來發展的洞見。
奧特曼稱,OpenAI發布的編碼智能體Codex,讓自己深刻感受到了AGI的氣息。
Codex不僅能自主處理復雜任務,甚至還能連接到GitHub,讀取內部文檔,展現出令人驚嘆的能力。
甚至,他還預測,AI智能體或許在今天就像智能工作幾小時的實習生,未來會進化到工作幾天的資深工程師。
并且,它會最終成為能夠發現新知識的「AI科學家」——這將是全世界的一個重要時刻。
主持人還問道,在下一代模型中,你觀察到了哪些會改變運營方式、產品構建思路,以及OpenAI運作模式的「涌現行為」?
對此,奧特曼非常堅信地表示,未來1-2年內的模型會非常驚嘆,就像從GPT-3到GPT-4的重大飛躍一樣。
至于企業能做的,就是將最難的問題,直接交給下一代模型。
假設一家芯片設計公司,就可以讓LLM設計一個更優芯片。一家治愈某種疾病的生物技術公司,同樣可以將難題扔給AI。
奧特曼表示,這樣的未來,近在咫尺。
就像前面提到的,LLM能夠理解任何上下文,連接到每一個工具、每一個系統,然后進行極其卓越、高強度的推理,并反饋高質量的答案。
最重要的是,它們還具備了足夠的穩健性、自主性,完全可以放心交給它處理工作。
奧特曼再次激動地表示,我以前從未想過這一天會這么快到來,但如今,真的感覺非常近了。
他還提出了一個柏拉圖式理想,一個擁有超人推理能力、非常小的模型,它能以快到離譜的速度運行,并擁有1萬億token上下文,還能訪問所有工具。
這樣,問題是什么已經變得不再重要,模型是否預先載入知識或數據庫也就變得不重要。
人們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推理引擎」,只需把一個企業、一個人生活中所有可能上下文,以及涉及工具扔給它就可以了。
奧特曼稱,人們用它做到的事情相當驚嘆,我認為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當被問及如果擁有千倍計算資源會做什么時,奧特曼稱會讓AI研究如何構建更好的模型,然后再詢問更強大的模型如何使用資源。
同時,增加測試時計算的資源,能夠顯著提升模型的表現,尤其是在解決高價值的問題時。
3億天價offer,OpenAI十人拒了
與此同時,外媒WSJ還有一篇報道,爆出不少內幕。
比如,在OpenAI內部,至少有十名員工拒絕了小扎提供的3億美元offer。
拒絕的人中,有我們熟悉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德撲之父Noam Brown等。
爆料稱,今年春天,小扎與Mark Chen進行了一次簡單會面,向其請教如何改進Meta生成式AI團隊的建議。
沒想到Mark Chen的一句話——加注投資人才,讓小扎開啟了狂挖人的模式。
最新爆料的44人「超級智能實驗室」團隊成員中,40%的人均來自OpenAI。不過,拒絕小扎高薪的的人才也不少。
是真的為了AGI的夢想,還是已經了解到,奧特曼給得其實夠多了?
參考資料:
https://x.com/Yuchenj_UW/status/1946777842131632427
https://x.com/bindureddy/status/1946791998914179542
https://x.com/slow_developer/status/19465458123325401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