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二戰結束80年后,莫斯科上空再次響起了空襲警報。在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1250多天的今天,俄軍首次在首都上空展開了空中對抗。這場戰斗中,米格戰機成功迎擊了烏克蘭無人機群,一夜之間擊落了71架來襲目標。此次前所未有的攻防對決,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城市防空規則,也揭示了現代戰爭中更為復雜的局面。
7月19日深夜,16架烏克蘭遠程爆炸無人機突破了多重防線,直奔莫斯科而來。俄軍緊急調派米格-29戰機升空,掛彈進行攔截。俄軍還以344架無人機和數十枚導彈對烏克蘭全境進行反擊,敖德薩港口因此引發了大規模火災。
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緊急關閉,市民目睹了俄軍米格-29戰機低飛穿過城市天際線,發射導彈摧毀烏軍無人機。這是俄軍首次在首都上空進行空中攔截作戰,標志著傳統防空模式的重大轉型。
米格-29被部署為“空中高射炮”,迅速反應的戰機可以在雷達發現目標后三分鐘內升空,開始執行防空任務。部署在莫斯科郊外的多個米格部隊,專門負責10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關鍵地帶防空,彌補了S-400系統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盲區。
烏軍無人機很快瘋狂反撲,俄軍防空導彈部隊一夜擊落71架烏軍無人機。烏軍無人機襲擊了莫斯科州、羅斯托夫州、布良斯克州、奧廖爾州、圖拉州和克拉斯諾達爾州。
16架烏軍遠程爆炸無人機超低空突襲莫斯科,迫使莫斯科暫時關閉了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空中場面非常混亂。
俄羅斯空天軍出動米格29戰機掛彈升空,采用空戰模式,發射空空導彈擊落烏軍遠程爆炸無人機。
烏軍無人機殘骸落在了莫斯科德米特羅夫斯基區。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于莫斯科時間晚上10點43分報告稱,緊急救援隊已趕往殘骸墜落現場。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防空系統正在工作,請市民保持冷靜”,這一措辭在此前的襲擊中從未出現過,顯示了這次事件的嚴重性。
這不再是邊境地區的零星騷擾,而是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心臟地帶上空的首次真實空戰。一枚枚空對空導彈,由一架本該早已退出首都防衛圈的米格-29射向那些鬼魅般的目標。
這不是演習。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的航班信息牌瞬間凝固,所有起降緊急暫停。城市的另一頭,市長索比亞寧的通報證實了市民的恐慌:德米特羅夫斯基區發現了無人機殘骸,緊急救援隊已經封鎖了現場。
克里姆林宮的紅墻,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前線的寒意。和平的幻覺,被這幾架無人機徹底戳破了。
烏克蘭的戰術簡單、粗暴,卻異常有效。他們一次性放出了16架遠程無人機,像一群貼著地面飛行的“蚊子”,直撲莫斯科。這種超低空的滲透方式,就是沖著俄軍防空體系的軟肋來的。
事實證明,即便強如S-400這樣的頂尖防空系統,在面對這種“鉆空子”的玩法時也顯得力不從心。它們更習慣于對付高空高速的飛機和導彈,對于這種慢悠悠、卻又無孔不入的低空目標,反應總會慢半拍。
最終,有5架無人機成功突破了外圍層層疊疊的防線,飛抵莫斯科上空。雖然它們最終還是被擊落,但其戰略目的已經達成:在敵人心臟制造混亂,并對俄方的防空能力和民心士氣完成了一次羞辱性的打擊。一周之內,俄軍宣稱擊落了1387架此類無人機,這數字本身就說明了這種“蚊子”戰術給俄軍防線帶來了多大的壓力。
有矛就有盾。面對無人機這種新威脅,俄軍的應對方案,是把一款“老狗”牽出來,教它一套新把戲。
米格-29,這款設計于冷戰時期的前線殲擊機,其定位本是在戰場上空爭奪制空權。但俄軍進行了一次大膽的戰術創新,把它從前線調回了后方大城市,專門干起了“保安”的活。
它的新角色,被生動地形容為一種“空中高射炮”,或是一臺會飛的“防空導彈發射車”。當地面雷達發現那些S-400懶得搭理的低空慢速目標時,米格-29便緊急升空,憑借其出色的機動性和近距離格斗能力,快速上前“點名清除”。
這種部署,巧妙地彌補了傳統防空導彈的盲區,與S-400、鎧甲-S系統一起,為莫斯科撐起了一張高、中、低空無死角的天網。這不僅是武器性能的勝利,更是俄軍在實戰中調整戰術、盤活存量裝備能力的體現。
作為回應,俄羅斯的報復來得迅猛而冰冷。烏克蘭的無人機剛剛落地,俄軍的導彈和無人機就在接下來的一周里,發動了整整5次聯合打擊。
這不是泄憤式的狂轟濫炸,而是一場基于精密計算的戰略消耗。其中一次打擊,俄軍就動用了344架無人機、8枚伊斯坎德爾-K和15枚KH-101巡航導彈,火力密度令人咋舌。
打擊目標清單,清晰地勾勒出俄軍的戰略意圖:從生產端到補給線,從未來戰力到現實兵源,俄軍正系統性地、一層層地剝掉烏克蘭的戰爭潛力。
這種不計成本的“兌子”,旨在從根本上瓦解對方的抵抗能力,為傳說中2025年的夏季總攻,提前清掃戰場。
戰場上最關鍵的變量,永遠是人。當戰線陷入僵持,俄羅斯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落,找到了新的“人力資產”——朝鮮。
信息顯示,平壤已同意派遣3萬名士兵增援俄羅斯。這并非他們首次參戰,此前已有朝鮮部隊在庫爾斯克地區小試牛刀,雖有戰果,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這批新的生力軍,其任務可能不是直接沖鋒陷陣,而是在俄控區負責維持穩定,從而把更多俄軍精銳解放出來,投入到關鍵的突擊方向。相比瓦格納那樣的雇傭兵,由國家背書的朝鮮正規軍,在執行力和戰斗意志上被認為更勝一籌。
這更是一筆赤裸裸的地緣政治交易。朝鮮用士兵的血肉之軀,從俄羅斯換來了其經濟運轉急需的石油、糧食、化肥和技術。這一操作,竟意外盤活了朝鮮“先軍政治”下的僵化經濟,使其在這場遠離本土的沖突中,成了一個悶聲發大財的受益者。
當無人機劃破莫斯科的黎明,它帶來的不只是一場虛驚。它像一顆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正一圈圈擴散,將老舊的戰機、遙遠的盟友,乃至整個戰爭的邏輯都卷入其中。牌桌上的籌碼,越來越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