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印度陸軍在進行導彈試射前的檢查工作時,防空導彈突然爆炸,10名印度專家當場喪生,多人受傷。根據事后調查,印度發現這批導彈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變質過期,內部的元件嚴重老化。
2025年5月,印巴空戰期間,印度的防空系統成功鎖定并擊落了一架自己的貝爾407直升機,并多次擊落自家的無人機。根據事后調查,印度發現防空系統的敵我識別系統極其不靠譜,并且與進口的S-400防空系統不兼容。
2024年,印度阿卡什防空系統在面對亞美尼亞0.3馬赫無人機攻擊時,連續三發不中。并在隨后的測試中,阿卡什防空系統的雷達毫無反應,還經常無緣無故地持續鎖定自家的直升機,搞得亞美尼亞很是無語,想退貨。但印度卻表示:退貨可以,退錢不可能。
2025年5月,由于阿卡什在印巴空戰中表現太拉垮,還擊落了一架自己的直升機,亞美尼亞對阿卡什的性能再次不滿,表示后面的12套阿卡什他不想要了。卻不料印度不打招呼,就把剩下12套全都拉到了亞美尼亞,搞了一個“閃電交付”。
作為一個不愛付尾款的老賴,只要是印度向外采購大額武器,必然會伴隨著一場尾款風波。前有找大毛買S-400防空系統,說好的52億,結果在大毛交付了全部S-400之后,剩下的12億尾款,印度整整拖了5年,直到現在也沒給呢。還有大名鼎鼎的世界最強四代半戰機“陣風”,說好的分五次付清,結果印度只付了前兩筆,剩下的60億尾款,整整拖了4年,到現在也沒給呢。
買武器不付尾款,印度是出了名的。但如果是印度往外賣武器,尾款能不能收回來?今天我就通過印度的一款“純國產神兵利器”,號稱印度最強防空系統的“阿卡什”,讓大家看一看印度是怎么攢出來一個防空系統的,又是如何在賣武器這方面坑人的。
大家好,這里是晉說。
印度第一次對造防空導彈產生邪念,還是在1983年。在看到了蘇聯薩姆-6在中東打下了41架小以的飛機之后,印度對薩姆-6饞得不行,當即向毛子提出要購買薩姆-6和全套的技術圖紙。毛子為了拉攏印度倒向自己這邊,想也沒想一口答應。不僅答應了,毛子還主動示好,派過去了一群小毛,手把手地教印度仿制薩姆-6。
按理說,既有薩姆-6的整套系統,又有全套圖紙,還有一群小毛手把手教他,印度應該能很快仿制出來才對。但印度做事永遠讓人想不到。印度剛拿到了薩姆-6的圖紙,就一臉嫌棄。他當著小毛的面,一會說這里不夠先進,一會說那里太落后,搞得小毛們很是無語。仿制工作還沒開始呢,印度就先改了仿制導彈的性能指標:
薩姆-6的射程是5-25公里,印度說不行,太短了,我的阿卡什要比薩姆-6強,阿卡什要能達到30公里。
薩姆-6的射高最高是1萬米,印度也嫌太落后了、太矮了,我的阿卡什要能達到2萬米。
薩姆-6的彈長是5.85米,印度嫌棄太短了,不夠威武霸氣,我的阿卡什要做成7米的。
薩姆-6的最大速度是2.8馬赫,按理說已經不錯了,但印度不管這些,他嫌薩姆-6太慢了,我們印度追求的就是快,阿卡什一定要做成3.5馬赫的。
薩姆-6的雷達用的是二坐標雷達,印度也嫌棄它太落后了,我們的阿卡什要用三坐標的。
薩姆-6的制導方式是全程半主動雷達制導,印度也說不行,我的阿卡什要用主動雷達引導加半主動雷達制導。
總之,印度還沒有開始仿制工作呢,就對薩姆-6橫挑鼻子豎挑眼,把薩姆-6貶得一文不值。卻不料毛子的脾氣也相當大:看不上你倒是別仿制啊!又想仿制又看不上,這就是典型的既想當那啥,又想立那啥,簡直就是腦子進水了!你自己折騰吧,我不管了,太傷自尊了!
這下印度傻眼了。自己只是說了幾句實話,沒想到毛的這么小心眼,工程師團隊一下子全跑了。接下來的工作只能靠自己了。但是吧,他啥也不會,他是真不會。后來印度想了一個招:他邊拆邊學,畢竟手里有不少薩姆-6,拆幾個就會了。于是從1983年開始,印度的國運克星之一——DRDO公司,開始一邊拆薩姆-6,一邊研究薩姆-6的圖紙,只用了短短三個月時間,就拆完了一套薩姆-6的系統。拆完之后,DRDO信誓旦旦地保證:只要給我足夠的研發經費,我保證三年之內仿制成功!印度一聽這話大喜過望,當即甩出了14.2億盧比的經費,鼓勵DRDO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DRDO拿到了經費之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租大樓、搞編制,成立了一個導彈研究中心。但這個中心成立之后,DRDO就不干活了。為啥呢?因為不會!拆簡單,裝卻裝不上,更別提仿制了。無奈之下,印度只能低三下四地又把毛子的團隊請回來了。毛子也是好說話,按照印度提的要求,毛子在薩姆-6的圖紙基礎之上,重新設計了一份圖紙,又將幾乎所有的導彈零部件從毛子家運到了印度。終于在1990年,制造出了第一款測試用的阿卡什防空系統。
第一次試射竟然成功了!對此,毛子的內心毫無波瀾。畢竟零件是自己的,圖紙是自己的,技術是自己的,就連組裝工作都是自己干的,試射不成功的話,那才有鬼呢,這完全都是基操,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印度卻大喜過望了:第一次試射不僅沒炸還成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為了驗證自己不是在做夢,在隨后的三年中,印度又連續試射了8次,8次全部試射成功!
此時的毛子已逝,大毛當家。大毛依舊表示:技術是我的,圖紙是我的,零件也是我的,組裝工作也是我干的,所以這都是基操,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印度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九試九成,簡直就是逆天!雖然他啥也沒干,但印度的自信卻上來了。他一臉嚴肅地對大毛表示:我說毛啊,雖然阿卡什成了,但對于阿卡什的性能,我多少還是有些不滿意的。你看我的北方大鄰居,他家的紅旗-16和我的阿卡什是同時期立項設計的。我的阿卡什成了,他的紅旗-16也成了呀,兩邊的性能還極其接近,都是區域點防空的系統。這可不行,我必須得比他強!所以阿卡什要升級!升級的地方也不多:
原來的射程不是35公里嗎?你給我升級,升級到60公里,是紅旗-16的整整一倍!
射高也一樣,原來不是2萬米嗎?你給我加到3萬米!
原來的阿卡什的任務是區域點防空,紅旗-16也是。但在升級之后,阿卡什要做到區域面防空,讓紅旗-16永遠也追不上!
最重要的一點,我的阿卡什在升級之后,要擁有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成為印度彈道導彈防御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
大毛一聽印度這要求,當場就翻了一個大白眼。他從來就沒見過一款導彈,好不容易成了,結果還沒服役呢,就要升級,簡直就是腦子被驢踢了!不僅如此,印度提的這些要求,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不說別的,之前的阿卡什射高是2萬米,這已經相當不錯了,結果這次他要求升級到3萬米,這根本就不是升級了,而是要重新設計了!
但是吧,大毛他看破不說破,還是一口答應。為什么呢?因為在1996年,大毛舉國上下都在密謀一件大事——“面壁者計劃”。只要這件事成了,大毛的造船業就振興有望了。而印度就是這個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缺他不可!“我說三啊,當哥的肯定會幫你把阿卡什升級得高高的,別說3萬米了,4萬米、6萬米也行!而且我一分不收,純純友情幫助!并且還可以免費送給你一艘航空母艦來玩一玩,你看怎么樣?”
在大毛以舉國之力的忽悠之下,印度在1996年與大毛簽署了聞名遐邇的“一美元航母合同”。關于這個航母,我之前詳細說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我們這期講的是阿卡什。
自從印度簽下了“世紀大單”——一美元買航母之后,大毛在阿卡什上就開始出工不出力了。印度不是要求提高射程嗎?大毛就往導彈里增加燃料;不是要提高射高嗎?他還是加燃料!至于能不能打60公里遠?能不能打30000米高?大毛就不管了。至于能不能攔截彈道導彈?絕無可能!
于是,從1997年到2001年,印度連續試射了20次阿卡什。雖然都沒有爆炸,但打出去之后全都失聯了!這下印度不高興了:“大毛這是怎么回事?說好了幫我增加阿卡什的性能,結果你除了加燃料就是加燃料,啥更新也不做,你這不是坑人嗎?”大毛卻表示:“你愛找誰找誰去,我不干了!對了,按照合同,你千萬別忘了付航母的15億美元裝修費!”
直到這個時候,印度才意識到自己被大毛騙了:婚前你一口一個小寶貝,婚后你直接分房睡!
沒有大毛的幫助,他又想方設法地找到了西方國家,小以,幫我升級一下我的阿卡什好不好?“沒問題,但是得給錢!”
導彈的射程我要增加一倍?沒問題,2000萬!
射高要增加到3萬米?沒問題,3000萬!
雷達要升級成相控陣的?沒問題,5000萬!
底盤也要換一換,要增強阿卡什的機動能力?沒問題,5000萬!
只要你給錢,一切都不是問題!
從2003年到2008年,只用了5年時間,在小以的指導之下,印度還真造出了兩個阿卡什,甚至連雷達也是“印度國產的”。升級之后的阿卡什閃亮登場了,而且又是9次試射全部成功!除了打不到3萬米之外,其他全都差不多了,而且也具備了有限的反導能力。
升級成功了,雷達也會“造”了,這下印度又高興了。于是他的自信心又上來了:“我說小以啊,雖然阿卡什已經成功了,性能上也差不多了,但是吧,有一點讓我比較不滿意,就是這個雷達。我造一個阿卡什,就得找你買一套雷達,這樣我的國產化率永遠也上不去。所以你看一看,能不能轉讓一下雷達的技術?”小以一聽這話,腦袋差點當場死機:“你這是什么腦回路?整整5年了,你一共就買了兩個雷達!買兩個雷達就讓我轉讓技術?你腦子被驢踢了吧!一邊玩去,不可能!”
印度沒想到小以這么不識抬舉,他不高興了:“還反了你了!一個蕞爾小國,一個賣貨的,竟然這么硬氣?終止合作!”趕走了小以,就相當于是卸磨殺驢。但殺了驢之后,印度又傻眼了。因為沒了小以之后,已經造了兩部雷達的印度,竟然再也造不出阿卡什的雷達了!細問之下才明白,原來之前那兩個雷達,雖然是在印度的工廠里造出來的,但干活的是清一色小以的工程師,里面80%的零件也是從小以運過來的。每次小以的工程師干活,都要圍一個直徑50米的大圈,禁止任何印度人進來看!
這下完了,阿卡什剛“成功”就要停產了。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自己干了。既然造不出來,那就拆一個!把印度雷達的部分技術給融合進去。凡是小以雷達中,印度不會造的零部件,都用從其他國家買的零件替換。這就叫“融合發展”!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印度的“融合”之下,新的雷達還真搞出來了!為此,印度還給它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拉賈德拉”。要說印度還真是有點“真本事”的,原來小以的雷達探測半徑是200公里,在被印度一頓“融合”之后,探測半徑直線上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5公里!還沒有阿卡什導彈打的遠呢,也算是開創了防空系統的一個先河。
雖然雷達的探測半徑縮水了80%,這事挺丟人的。但比起雷達縮水,其他的問題更要命:比如雷達經常死機,敵我識別系統經常失靈,導彈射程只有20公里,最高的速度只有1.5馬赫,導彈與雷達的聯系經常斷開...雖然問題很多,但印度可不管:只要沒有原地爆炸,就是歷史性的突破!只要能打出去就行了!至于打沒打中?這個不重要!“空軍你趕緊下單!你要是敢不下單,明年我就砍你的預算!”于是,空軍極不情愿地下單了6個中隊的阿卡什,算是給“國產”的阿卡什刷了一個單。
同年,印度高調宣布:歷經27年的艱苦研發,兩代軍工人的努力,我們印度純國產的阿卡什防空系統,正式入列印度空軍!而且將來會逐步增加服役數量,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全面取代毛制的防空系統在印度的地位!
在阿卡什入役之后,印度每年都要請各國的武官來參觀阿卡什試射。比如:
2012年5月,印度在昌提普爾綜合測試靶場進行了3次試射。當著世界各國武官的面,阿卡什不負眾望,沒有一個原地爆炸的,只不過打出去之后全都失聯了...這讓印度很沒面子,但他強裝鎮定,還是宣布試射成功,準確命中了40公里外的目標!為什么要是40公里呢?因為只有這么遠,旁邊的武官們才看不到...所以我說擊中了就是擊中了!
2014年5月,印度再次邀請了各國武官,再次試射阿卡什。這回為了節目效果,印度放飛了兩架飛得極慢的無人機。阿卡什不負眾望,表現“神勇”,將5公里遠的兩架無人機全部擊落。這次“成功”讓印度心花怒放。
于是,在僅僅3個月之后,印度又進行了一次試射,這次更狠,打的是氣球...
又是一個月之后,印度再次試射。這次難度大了點,是一架1千米高的亞音速無人機,結果出人意料地竟然打中了!這次的成功讓印度大喜,當即喊出了一句話:“以教科書的精度攔截了目標!”大家看看這句話,“以教科書的精度攔截了目標”,什么叫“以教科書的精度”?反正我是沒看懂,有看懂的可以解釋一下。
總之,在印度的眼里,阿卡什好使了,而且很夠用!既然如此,那就大量裝備部隊吧?不行!阻力太大了!陸??杖娙急硎荆褐暗陌⒖ㄊ操I也就買了,面子已經給你了,別蹬鼻子上臉!就這破導彈,打出去20公里就會失聯,開機之后第一個鎖定的肯定是自家的戰機,這玩意誰敢用?!
既然自己人不要,那就只能“內銷轉出口”了。為了把阿卡什賣出去,印度組織了龐大的宣講團,也不管別人愿不愿意聽,一頓介紹自家的阿卡什。這些國家包括但不限于:印尼、越南、埃及、菲律賓、巴西等等。
還別說,真有人敢買!
第一個“不要命”的,就是小亞——亞美尼亞。2022年7月,小亞與三兒簽了一個7.1億美刀、15套阿卡什防空系統的合同。
第二個是小菲——菲律賓,2025年2月簽的,買了兩個億的阿卡什。
真是一個敢賣,一個敢買!小菲的還沒交付呢,咱們不說他。就說一說小亞的這批阿卡什,簡直能笑死人。
他倆的合同是在2022年簽的。在2024年,印度交付了第一批三套阿卡什防空系統。拿到這三套之后,亞美尼亞就進行了測試:
他第一次測試用的是0.3馬赫的無人機,結果阿卡什是探測到了也鎖定了,但是連續三發,一個也沒中!
在隨后,亞美尼亞又用0.5馬赫的無人機進行了測試,結果阿卡什防空系統的雷達毫無反應,根本就沒發現無人機!
這還沒完呢!在隨后的測試中,阿卡什的雷達無緣無故地死機...
阿卡什的敵我識別系統完全沒有反應...
經常無緣無故地持續鎖定亞美尼亞的直升機!
搞得亞美尼亞跳腳罵印度,要求退貨。但印度卻表示:合同簽了,退貨可以,退錢不可能!
前面說了,小亞一共買了15套。在2024年交付了3套,按照合同,2027年之前全部交付完畢,也就是剩下的3年要交付12套,一年交3-4套。但變故就出現在了2025年印巴空戰。這次空戰,巴基斯坦不僅打了印度一個6:0,還用大量的無人機狠狠地羞辱了一下印度。雙方互相發射無人機對轟,但印度那邊卻像不設防一樣,巴基斯坦的無人機肆意轟炸印度的軍用設施。而對付巴基斯坦的無人機,正是印度阿卡什的任務(S-400是要域面防空,不負責這些中小型的無人機)。對了,巴基斯坦那邊負責防無人機的,是紅旗-16。
面對巴基斯坦的無人機,阿卡什不僅沒打下來幾架,還干下來一架自己的貝爾407直升機,據說還干下來幾架自己的無人機!瞄敵人不行,瞄自己一瞄一個準!這破玩意誰敢要?印度是這么想的,他也明白亞美尼亞肯定也是這么想的。
果不其然,亞美尼亞早就憋著一肚子火了,看到阿卡什擊落了印度自己的直升機,他更不樂意了,準備拒收剩下的12套。但他電話還沒打過去呢,手下就來報告了:“報告大人,印度把剩下的12套阿卡什全都運過來了!還說此舉完全符合合同約定要求,我們也要有契約精神,馬上把尾款給付了!”
印度這一招“閃電交付”,把亞美尼亞給惡心壞了:還能這么玩的?!印度這點花花腸子,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他就是怕亞美尼亞反悔不要了,所以來了一個閃電交付。真是應了那句話: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
好了,關于阿卡什基本就算講完了。最后呢,我再借著這期阿卡什,簡單說一說咱們的紅旗系列。
在上世紀的70年代,發生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小以一共被干下了114架戰斗機,其中有41架是薩姆-6干下來的??吹剿_姆-6這么厲害,當時不光是印度,咱們也對薩姆-6饞得不行,兩邊都想把薩姆-6搞到手。但由于那時候咱們與北方交惡,沒法直接買,只能派幾個人去中東那邊,走走關系、松松土,看看能不能搞點樣品什么的。
但印度的環境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直接找毛子買!不光買了薩姆-6,還買了全套的圖紙和技術,還有一個滿編的工程師團隊手把手教他仿制!大家看一看兩邊的環境差距有多大?
結果就是:印度仿制了27年,才仿制出來一個人見人煩、狗見狗煩的阿卡什。而咱們這邊呢?咱們在研究了一段時間薩姆-6之后,發現這玩意在70年代、80年代還算挺強的,但薩姆-6的技術路線一定走不遠,它的未來發展空間肯定會受限。因為薩姆-6導彈用的是沖壓發動機。雖然沖壓發動機的推力大,主動段飛行的時間長,但沖壓發動機只適合在低空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相比于地空導彈,沖壓發動機更適合用在反艦導彈上。因為沖壓發動機有一個致命缺陷:它的推進效率與大氣層內的空氣含量成正比,會隨著高度的增加,它的推進效率越來越低——它飛得越高勁越小,因為越往上飛空氣越稀薄。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懂。
所以,咱們為了長遠發展,果斷放棄了仿制薩姆-6,而是拿了一些薩姆-6上的技術開始自研。后來又拿到了“響尾蛇”的技術、S-300的技術,將這些技術充分地吸收之后,這才有了后來大家熟知的紅旗-9、紅旗-16、紅旗-17、紅旗-19、紅旗-22等等等等,并通過這些紅旗系列的不斷升級,組建了我們完全獨立自主的“天空之盾”。CNMD,國家導彈防御系統。
人比人,氣死個人!大家起跑線都一樣,發展難度卻是天壤之別。我們已經站在了山頂,而印度呢?不用我多說了吧?
好了,本期笑話完成于2025年7月17日。本期內容結束,下期再見!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