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訪華的行程一直是特朗普的一大心愿,從再次上任至今,他曾多次提及這個話題,尤其是在貿易戰中,被稀土卡脖子之后,為了和中方達成談判,特朗普還說了不少中方的好話。
不過比起口頭上的服軟,中方更看重的是對方行動上的誠意,此前美國想復刻用技術封鎖圍困中方的老戲碼,但中方早已將技術自主刻進了骨子里。
尤其是從華為因芯片被制裁后,中方更是猛砸3440億,但投入了如此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后,中方能突破西方卡脖子的困局嗎?
服軟的背后
7月16日,彭博社爆出一個耐人尋味的消息,稱特朗普突然對中國“客氣”了,就連他本人前幾天在面對采訪時還重新闡述了今后對華的態度,還用了“友好”二字,還夸贊了中國,這番態度屬實罕見。
要知道這位戲精總統可是曾經多少次高喊“中國搶走美國工作”,如今不僅不再提貿易逆差,反而主動批準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芯片,甚至暗示可能延長中美關稅休戰期,這種態度轉變,連他的幕僚都覺得意外。
但仔細想想,特朗普的“服軟”并非良心發現,而是被現實逼到了墻角,中美貿易戰開始后,面對無理的制裁,中方自然不慣著,而中國龐大的市場體量就是底氣之一。
受到貿易戰影響后,美國經濟一季度萎縮0.5%,超市貨架搶購成風,馬斯克另立新黨威脅共和黨選情,金磚國家正聯手繞開美元結算。
更關鍵的是,中國手握稀土這張王牌,軍用稀土出口至今卡著美國軍工的脖子,特朗普需要一場外交勝利來轉移國內矛盾,而中國,恰恰是他如何也繞不開的談判對象,所以啊,這服軟也沒多少誠心,更多的是利益的算計。
中方的反應
而特朗普在針對中方這一塊,除了貿易壁壘的堆砌外,還有對中國技術上的制裁,像芯片,仿佛這樣就可以拿捏住中國的軟肋,殊不知,七十年前中方沒有因被卡脖子而妥協,七十年后更不會退讓。
就在特朗普琢磨怎么跟中國討價還價時,北京已經甩出一張硬牌,國家大基金三期,注冊資本3440億元,重點投向光刻機和EDA工具,這筆錢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準狙擊美國技術封鎖的最痛處。
荷蘭ASML壟斷全球高端光刻機,一臺EUV機器賣到1.5億歐元,中國卻連28nm光刻機都還在攻關,但中方這次大基金三期出手的邏輯很清晰,長期資本注入、整合供應鏈、扶持本土企業。
上海微電子、華為、甚至名不見經傳的宇量昇科技,都在全力沖刺國產光刻機,美國的封鎖反而催生了一個“黃金時代”,中芯國際、長鑫存儲等企業正瘋狂替換外國設備,光刻機成了最后一塊硬骨頭。
西方卡脖子手段還能撐多久?
中方攻克技術難關的決心在行動上已經顯現,面對這樣的情況ASML CEO應該會很焦慮,要不然也不會警告美國,稱封鎖只會讓中國更快造出自己的光刻機。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現實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2024年中國狂買ASML設備,砸下744億元囤貨,占其全球銷售額的41%,這些庫存給國產替代爭取了時間,而大基金三期的3440億元,正在加速這個進程。
日本設備商高管已經嗅到危機,稱“一旦中國突破,非中國供應商全得完蛋”,更諷刺的是,美國越卡脖子,中國企業的決心越堅定,華為的硬剛,上海微電子死磕90nm光刻機,新凱來甚至瞄準了EUV,ASML的股票過去一年跌了20%,而中國光刻機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特朗普的“服軟”和中方大基金的3440億,看似兩件事,實則一盤棋,美國想用芯片管制拖慢中國,卻逼出一個更兇猛的自主產業鏈,ASML或許還能領先五年、十年,殊不知中國最擅長的就是“用時間換空間”。
當特朗普還在盤算怎么用關稅換稀土時,中國已經用真金白銀告訴世界,想卡中國脖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用實力說話,至于這場博弈的結局,或許早在3440億砸下去的那一刻就已注定。
參考資料
注冊資本3440億元!國家大基金三期來了,目標對準“卡脖子”環節 環球網2024-5-29
日媒:中國能打造自己的阿斯麥嗎? 環球網2025-7-17
美媒:為了能和中方對話并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已經開始軟化對華語調 觀察者網2025-7-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