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高等教育的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當今時代,高校的發展不僅取決于自身的學科實力和師資力量,更與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
遼寧大學,這所曾經的211高校,近年來在全國排名不斷下滑,令人唏噓不已。
它就像一艘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面臨著諸多挑戰,急需找到新的航向,重新出發。
地域經濟掣肘發展
遼寧曾經是我國經濟第一強省,在計劃經濟時代擁有極高的地位。
然而,受氣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人口流失較為嚴重,經濟發展速度逐漸放緩。
而高校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撐,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沒有足夠的經費,高校很難引進高端人才、購置先進設備,也難以在學科建設和科研創新方面取得突破。
在省屬高校的發展中,地域經濟的差異體現得尤為明顯。
南方地區依托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校整體進步迅速,排名不斷提升。而東北地區的高校則受經濟拖累,在發展方面面臨諸多問題。
遼寧大學作為遼寧省的211高校,也未能幸免。其經費預算極其有限,2025年僅有13.7億元,在211高校里面屬于倒數前十水平。
這樣的經費規模難以推動學校在科研創新、高端人才引進以及基礎設施更新等方面的發展,導致學校在歷次學科評估中結果不太理想,排名也隨之下滑。
學科結構偏文受限
遼寧大學以沈陽師范學院、東北財經學院、沈陽俄文專科學校為基礎合并而來,整體學科結構偏文,主要學科包括新聞學、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文科學科,而理工類學科發展較為緩慢。
在當今國家重點發展理工類學科的大背景下,大量科研項目和資金都向理工類高校傾斜,偏文性質的高校在這方面明顯吃虧。
沒有更多科技類研究成果,學校的排名自然會下跌。更為重要的是,沒有優質理工類專業加持,學校整體就業率也會呈現下降趨勢。
在高考招生階段,優質學生都被理工類高校搶走,導致學校的生源質量下降。
而畢業生就業質量和生源質量是第三方機構排行榜中非常重要的指標,具有較大比重,遼寧大學在這方面明顯處于劣勢。
排名下滑引發關注
根據軟科發布的2025年中國大學排行榜,遼寧大學在全國僅排名131,在遼寧省內高校排名中位列第7名,被東北財經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等超越。
與2020年軟科發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相比,遼寧大學從全國第119名下降到131名,六年的時間下降了12名,這在211高校里面較為罕見。
從另外兩個機構排行榜來看,2025年校友會版高校排行榜中,遼寧大學位居全國第99名;2025年ABC中國大學排行榜中,遼寧大學位居全國第117名。
綜合三份機構排行榜來看,遼寧大學整體排名在100名 - 130名之間。
雖然機構發布的高校排行榜不能完全代表高校的全部實力,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遼寧大學的排名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下滑。
總結
遼寧大學曾經也是一所備受矚目的高校,但如今卻面臨著排名不斷下滑的困境。
然而,2022年教育部公布雙一流高校警示名單時,遼寧大學雖在其中,但最終順利通過教育部的驗收,這說明遼寧大學仍然有發展的潛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遼寧大學若想重振輝煌,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解決經費問題。通過爭取更多國家政策支持、學校校友捐贈以及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等方式,逐漸確保自身的經費預算達到20億元以上,保證學校科研人員的待遇以及相關設備供應,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其次,要強化學校的學科布局。
大膽嘗試培養復合型人才,如法學 + 經濟學雙學位等。
同時,加大發展理工類學科的力度,抓住新興學科的發展機遇,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優化學科結構,提高學校的學科競爭力。
此外,還要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生源質量。目前遼寧大學在全國的錄取分數線在550分 - 580分之間,處于較低水平。
學校可以通過加強宣傳推廣、提高教學質量等方式,吸引更多優質學生報考,提升生源質量。
對于2025年中等分數段的學生來說,遼寧大學雖然目前存在感較低,但也是一所值得關注的211大學。
它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發展潛力,只要能夠抓住機遇,積極改革,相信在未來一定能夠重新崛起,在高等教育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