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2025“常熟杯”時尚設計大賽傳來佳訊,經過兩個月的征集,大賽共征集到來自全球選手的1210份作品,投稿選手多達1127位。
本屆大賽涵蓋了清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等國內頂尖藝術院校,以及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Institute of Marangoni等國際知名學府,院校數量超過200所 。其中,992位為在校學生,他們帶著對時尚的熱忱與創新思維,為大賽注入了新鮮血液;135位職業設計師的加入,則為賽事帶來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成熟的設計理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外選手的數量達到了14位,他們分別來自意大利、日本、法國、印尼、斯里蘭卡等時尚文化多元的國家,為大賽增添了濃厚的國際氛圍。
15強公告
2025 Changshu Cup
Fashion Design Competition
2025“常熟杯”時尚設計大賽由常熟服裝城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立足于常熟紡織工業與時尚產業優勢,以時尚女裝設計為核心載體,全面升級賽事體系,打造融合商業、時尚、科技創新、國際化傳播的一流影響力賽事。商業市場賦能設計?:大賽圍繞“時尚·科技”為設計靈感主題,通過商業市場賦能時尚設計,推動賽事成為設計與商業融合的載體。科技驅動創新?:首次引入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繼續深化AIGC技術的應用,將設計稿一鍵轉化為模特走秀視頻,構建“設計-研發-傳播”數字化展示生態?。全球視野拓展?:賽事以時尚女裝系列設計展現,征募海外設計師參與,并通過國際媒體、社交平臺等擴大傳播影響力,助力常熟服裝產業設計語言向多元化、國際化升級。
本屆大賽以“新市場+新時尚+新科技+新傳播”四維創新模式,構建從創意到市場的完整閉環,旨在培育兼具文化厚度與商業價值的設計力量,引領中國時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評委評分現場
初賽作品的順利征集正式揭開了本屆大賽決賽圈的帷幕,專家評委綜合評選出15強入圍選手進入決賽環節。選手們面向最終獎項的踴躍沖擊,再次宣告2020年以來重新起航的 “常熟杯”大賽已躋身為國內年輕設計群體最為關注的重要賽事,也成為產業反哺設計的模范樣本。
入圍復賽作品將進入制作打樣階段,并于9月中旬進行決賽角逐,具體時間和決賽安排將做另行通知。
15強名單及作品簡介
alice lemercier《brume lumineuse》
to innovate for the future, we must return to our roots and understand them. ?brume lumineuse? is inspired by light.it accompanies us, envelops us, and enhances us. the layering of garments and the use of airy, vaporous materials create illusions. the colors appear soft, generating an ethereal atmosphere. yet, a halo of light seems to emerge from the silhouette. through movement, more vivid and vibrant colors are revealed. subtle sparkles bring out their vitality. the ?brume lumineuse? gives us con?dence, elevates us, and stays with us at every moment. clothing is no longer just clothing it becomes a piece of life, of memory, of history.
陳雨晴《瓷·衣據》
宋代漆器修繕技藝中提取“鋦瓷補金”的修復邏輯,將陶瓷裂紋的自然肌理轉化為服裝剪裁的破縫線條,以金線刺繡模擬鎏金嵌補痕跡。同時借鑒東方“物哀”美學中對殘缺的敬畏,通過真絲面料的撕裂再造、皮革的灼痕處理,結合鎏金箔片與珍珠鑲嵌,讓金色修復痕跡如流動的藝術線條貫穿整體,既保留東方修繕哲學的雅致,又以現代解構手法詮釋“不完美中的奢華生命力”,打造兼具文化底蘊與先鋒感的女裝意象。自然中枯枝裂痕、冰面紋理的不規則形態,亦為服裝的解構拼接提供靈感,使每處“修復”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符號,在傳統工藝與現代時裝的碰撞中,詮釋“破損重生”的美學張力。
范超《Velo Fusion》
運動女裝融合了簡約與高級感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輕盈透氣的面料搭配流線型剪裁,展現女性的柔美與力量。細節處如拼接、抽繩設計增添層次感,而金屬或亮色配飾的點綴則提升了整體時尚感。灰白色調既百搭又易于搭配,適合各種場合,是都市女性運動休閑的理想選擇。
lanthiez faustine《bleu de travail》
? bleu de travail ? is an ode to craftsmanship, to the beauty of sed gestures, and to the nobility of manual trades. the collection blurs the lines between couture and workwear, revealing the quiet strength of the body in action. each silhouette embodies a profession, for which a uniform has been imagined - designed to support movement without ever sacrificing form. it is a vision of work as a living material,elegance is born from the hand that shapes.
lasman joe《oxymore》
my collection oxymore embodies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wabi-sabi 侘寂. this philosophy, divided into two complementary notions — wabi 侘 and sabi 寂 — celebrates beauty in imperfection. wabi conveys simplicity, authenticity, and the imperf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harmony. sabi speaks of the natural wear of time, the marks left by life, the patina of the years. wabi-sabi is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 — cracks, wear, raw and earthy textures. it is an ode to nature and the act of letting things simply be.
李德勝 《AFTERBEING》
《AFTERBEING》是一個建立在獨立設計語言之上的時尚女裝系列,意在探索女性在后現代語境中呈現出的多重身份與精神維度。作品將藝術性表達與現實可穿性進行精準平衡,以獨特但不怪異的視覺語匯,構建一個既具辨識度又契合高階市場審美的當代女性形象。本系列以黑色為基調,融合了結構解構、雕塑褶皺、對比材質與未來細節,整體造型呈現出強烈的線條節奏與視覺張力。設計中使用了立體填充、皮革拼接、激光切割流蘇、半透明肌理與有機弧形輪廓等方式,打造出一種介于自然演化與科技未來之間的高級氛圍。
柳沭焓 《溯源重組》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 巨大變化,非遺文化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一些依靠老人口授和教授 傳承的非遺文化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逐漸消亡,并且有大量的歷史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境外,以及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我國的非遺文化迫切的注入新的生命力,繼續傳承和發展,即對非遺文化進行溯源重組,從而推動非遺文化的延續和創新。
馬唯然《The cellular universe》
“你的身體中藏著一個燦爛的宇宙,骨隙間蜷縮著整片星群”。本次主題設計站在自然界的視角,將人體看作是另一個存在著的世界,細胞是宇宙天體,血管相連,是樹干、星系亦或是銀河,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我們也許只是其中的一個細胞。希望通過本次系列設計為人們展現不一樣的視角,傳遞設計的趣味性。
閔立波《屏間花影》
萃取烏木屏風的“結構哲思”與“東方氣韻” ,將烏木的溫潤質感、雕刻哲思與空間層次,轉化為現代女裝的詩意表達,以 黑色系 為載體,將西式西服、褲裝、裙裝與屏風的 榫卯架構、層疊韻律、鏤空意境 融合,打造兼具 建筑感廓形 與 東方留白意趣 的時尚女裝,實現“傳統符號的先鋒重構”。
山本滿梨奈 《變換自在》
在春夏的時光中搖曳的自由變奏:時光的褶皺化作可以穿在身上的一首詩,以“可穿脫”的設計為鑰匙,為春夏的風格輕輕開啟了一扇自由之門。
“可穿脫”所描繪的自由形態 變化多端的設計主題,就像牽引風箏的那根細線,輕輕一拉,嬌嫩的花蕾便瞬間綻放出帶刺的辛辣氣息。層疊的布片如街頭藝術家的涂鴉筆觸,喚起一種灑脫不羈的自由感,讓人從身體的束縛中輕盈地解脫出來。可拆卸的細節,仿佛夕陽中調皮的彩云,隨著心情的起伏展現不同面貌,默默陪伴穿著者的每一個瞬間。
蘇靖茹 《TIME》
本系列的靈感來源于新藝術運動的代表藝術家穆夏,新藝術運動廣泛運用曲線,花卉和植物,通過全方位的分析新藝術運動風格的藝術家穆夏,以及新藝術風格的服裝,建筑,室內裝修,家居設計和同一時期的服裝風格和面料設計開發本系列。同時,通過使用二次回收面料和再生環保面料(再生聚脂釬維面料),本系列希望在設計和制造環節實現低污染,最大限度地資源二次利用。
吳文倩《虛室生白 逍遙游》
系列的靈感源自莊子哲學中的“虛室生白”(《莊子·人間世》)和“解衣般礴”(《莊子·田子方》)。 虛室生白:莊子認為,空明的心境能生出純粹的光明,象征返璞歸真、去除雜念后的純凈狀態。純白色調呼應這一哲學,寓意從自然中提煉最本真的美學,摒棄冗余裝飾,回歸棉麻材質的天然純粹。 解衣般礴:莊子筆下那位不拘禮節、袒胸作畫的畫師,體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自由精神。設計中通過寬松廓形、流動剪裁和自然垂墜感,傳遞“無拘無束”的穿著體驗,呼應莊子對生命自由的追求。
楊洋《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本系列作品以“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為內核,運用藍染拼布這一承載時光與堅韌的古老工藝,打造兼具原始力量感與現代層次美學的女裝。深淺藍白的碰撞,如層巒疊嶂與穿透林間的天光。每一塊拼布、每一道縫線都是“以啟山林”的具象化表達,講述資源再利用與生生不息的故事。疊穿結構本身象征著開拓的層層遞進,厚重外套是披荊斬棘的盔甲,內搭褲裙則預示著希望與新生的可能。同時結合Ai虛擬視頻,進一步展示此系列。
張聞宇 《高光制造者》
社交媒體(尤其是Instagram, TikTok, 小紅書)成為重要穿搭展示與種草平臺,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隨著AI和大數據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去制造爆款模型,以這個為靈感點,我進行一些深度思考,如果我收集了所有的元素,組合在一起是否可以 為Z世代及年輕千禧一代設計能在社交媒體上立即抓人眼球、激發拍照/分享欲望、具有強烈視覺記憶點的春夏核心單品。而這種可以復制的爆款,是有意義的存在嗎?
鐘麗雯《尋找涼山里的故事》
彝族的歷史源遠流長,獨特的文化藝術與民俗風情是設計靈感的源泉,挖掘彝族文化中獨特的美學價值,將其與現代時尚潮流相融合,展現彝族文化的 深厚底蘊與現代時尚的創新活力,為追求個性與文化內涵的現代女性提供別具一格的著裝選擇,本系列女裝通過對彝族文化元素的創新運用,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既傳承了彝族文化的精睛,又展現了現代時尚的魅力,讓穿著者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同時,散發出自信、獨特的時尚氣質。
最后,相信很多細心的小伙伴已經發現,
▲Thierry Mugler——這個時尚界不能遺忘的名字,回顧他的經典設計~
▲香奈兒團隊最后一季作品!說是“災難”太夸張了吧?Chanel 2025秋冬高定系列
▲設計師竟然用活體生物做成了“活體服裝”?結果還是如此如夢似幻,美到窒息 | Iris van Herpen 2025秋冬高定系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