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杜建英陪同宗慶后前往香港公干。
主辦方安排了兩間客房,然而宗慶后卻表示:“一間就可以了!”,并強調秘書住套間過于奢侈。
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宗慶后此舉是出于節儉。
如今回想起來,一男一女共住一室,難道是一人睡床一人睡地?
還是徹夜不眠,玩起了愉快的“撲克游戲”?
這一年,杜建英28歲,宗馥莉13歲。
誰曾料到,因為宗慶后的放縱,三十年后她們會在法庭上徹底反目。
外界普遍認為杜建英只是宗慶后滿足私欲的“花瓶”,但事實遠非如此。
她背景不俗,是浙江大學畢業生,在進入娃哈哈之前,曾于國企工作三年。
因不滿薪資水平,她果斷跳槽,踏入娃哈哈,從此深陷宗家權力斗爭的核心。
當時公司內部就流傳著一則傳聞:杜建英能成為宗慶后的秘書,是因為兩人關系非比尋常。
雖然雙方當時都堅決否認,稱彼此只是普通同事。
但后來種種跡象顯示,這段關系遠非“普通同事”可以解釋。
畢竟,誰見過秘書與老板共用一張行軍床?
又有誰見過老板醉酒后,不是由妻子照顧,而是由秘書徹夜陪伴?
娃哈哈的老員工心里都清楚:“杜建英不僅是員工,更像是隱形的老板娘。”
那時的宗慶后正值事業騰飛、風光無限。
對他而言,征服一個年輕女子,不僅是滿足私欲,更是一種成功的象征。
但他是否還記得那個從零開始便一直陪伴、支持他的原配妻子施幼珍?
兩人關系的轉折點出現在1996年,杜建英在美國誕下一子,取名“繼昌”。
孩子的生父無人知曉,但蹊蹺的是,宗慶后隨即為女兒宗馥莉辦理了出國手續。
讓她赴美留學,而杜建英則以“陪讀母親”的身份隨行。
用年僅14歲的親生女兒作為掩護來遮掩私情,手段可謂狠辣。
自此之后,杜建英野心漸起,她不再滿足于秘書身份,開始索要金錢與權力。
她抓住宗慶后無子的軟肋,接連又生下兩個孩子,借此步步高升。
股份、資源、地位,宗慶后幾乎一一滿足。
她利用宗慶后給予的資金四處打點,拉攏了宗家不少旁系親屬。
后來宗慶后去世后,有宗家親戚甚至公開批評宗馥莉“太自私”,不顧其他“兄弟姐妹”的利益。
實際上,這背后推手正是杜建英。
2003年,為了安撫她,宗慶后在香港設立離岸信托,并口頭承諾給予21億美元。
但直至他去世,該信托賬戶中僅轉入了18億美元。
雖然承諾未完全兌現,但杜建英早已在娃哈哈站穩腳跟。
她掌控著十余家工廠,多年手握實權,幾乎成為比原配更穩固的“第二女主人”。
但她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宗慶后最重視的,始終是他的親生女兒宗馥莉。
這個聰慧而倔強的女孩,不靠裙帶關系,從基層做起,幾年內便掌控了整個飲料業務。
她清楚父親的感情糾葛,也明白自己必須贏得未來。
她要的不是寵愛,而是掌握娃哈哈的主導權。
而杜建英,也早已將這位“潛在對手”看得一清二楚。
她多次以“宗總身體尚好,無需年輕人承擔重任”為由,阻撓宗馥莉上位。
表面上是對晚輩的體貼,實則是在拖延時間。
直到2024年,宗慶后去世,所有謎團終于揭曉。
或許是臨終前認清局勢,也可能是終于認可女兒的能力。
宗慶后在遺囑中明確表示,所有海外資產由宗馥莉全權管理,其他子女不得插手。
言下之意,杜建英的三個孩子被徹底排除在外。
原本,杜建英還能依靠手中的股份維持體面生活。
可宗馥莉毫不留情,迅速啟動內部清算。
不到三個月,十幾家由杜建英控制的工廠相繼被關閉或整合。
她多年苦心經營的勢力,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徹底出局。
最終,憤怒的杜建英帶著三個孩子聯合起訴宗馥莉,要求繼承父親遺產。
這起宗家繼承糾紛震驚全國,但明眼人都清楚,真正的操盤手是杜建英本人。
孩子們,不過是她手中的棋子。
網友對此并不買賬,許多人質疑:一個插足他人婚姻的女人,憑什么與原配的女兒爭奪財產?
更諷刺的是,有網友爆料稱,她早年曾與一位姓陳的男士結婚,且至今未辦理離婚。
輿論瞬間沸騰,指責她“腳踏兩條船”“婚內出軌”的聲音鋪天蓋地。
更令人唏噓的是,她將自己的三個孩子推上風口浪尖。
這些年輕人本可低調生活,如今卻被貼上“私生子”“野種”的標簽。
她以為自己是在為孩子爭取一份“家產”,卻一步步將他們的人生推向深淵……
歸根結底,杜建英是個精明的利己主義者。
她精于算計,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哪怕犧牲孩子當擋箭牌也在所不惜。
她將所有人都視為自己向上攀爬的墊腳石,最終只能落得眾叛親離、滿地雞毛的結局。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