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烏局勢愈發緊張,各種消息滿天飛。7月初,美俄領導人一通電話后,一個重磅消息在國際上傳播:普京向特朗普發出最后通牒,宣稱 60 天內將對烏東發動新一輪攻勢,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夏季總攻,目標是奪回 “屬于俄羅斯的地區” 。
雖說美俄官方對這一情報都三緘其口,沒給出明確說法,但結合近期俄軍一系列動作來看,這個消息的可信度相當高。
三個方向的大決戰計劃
德國媒體拿到了一份俄羅斯總參謀部的夏季大決戰計劃,從這份計劃里可以看出,俄軍打著主動防御 的幌子,同時在三個方向采取行動。
蘇梅方向
先看蘇梅方向。俄軍北方集群采用的戰術就像“鈍刀割肉”。一開始二十來天沒什么大動作,讓烏軍放松了警惕,然后突然發起猛攻,一舉拿下了關鍵的農場。
如今,俄軍距離能切斷蘇梅生命線的皮薩列夫卡據點只剩下 2 公里。 一旦這條公路被俄軍控制,他們的重炮就能把烏克蘭第四大城市蘇梅,變成第二個巴赫穆特,到時候蘇梅可就危險了。
不過烏軍這邊也沒坐以待斃,迅速組織反攻。澤連斯基對外宣稱,已經把 5 萬俄軍主力給拖住了,烏軍的反攻部隊正在朝著金德拉蒂夫卡交通樞紐猛烈進攻。
為什么會選擇攻擊這個位置?
主要因為烏軍想通過拿下金德拉蒂夫卡,反攻切斷俄軍后勤補給線,逼得俄方分散兵力鞏固防線。鳳凰衛視報道,俄軍看似放緩了其他區域攻勢,實際上是在集中資源,打算在蘇梅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一旦這場戰役打響,頓巴斯和哈爾科夫的俄軍大概率會傾巢而出,趕來增援。這么算下來,俄烏雙方參戰總兵力可能達到 130 萬,那陣仗,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不過話說回來,烏軍在蘇梅牽制住俄軍,也是付出了代價的。他們從白俄羅斯方向抽調了邊防部隊,可這些部隊原本是防備俄軍從白俄南下的重要力量,相當于烏軍把 “保險栓” 給拔掉了。這種顧頭不顧尾、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后續可能會帶來更大麻煩。
第聶伯羅方向
在第聶伯羅方向,俄軍進攻勢頭相當猛,分兩路朝著新巴甫洛夫卡鎮推進。其中一支隊伍距離州界只剩 8 公里,另一支對 H - 15 公路沿線的火花村造成威脅。
兩路俄軍這么一推進,形成的夾角,把烏軍陣地壓縮成一個倒三角突出部。這地方地勢開闊,幾乎沒有天然屏障,烏軍要是繼續死守,很可能會遭遇像 “第二個阿夫杰耶夫卡” 那樣的情況,被俄軍包圍殲滅。
—— 波克羅夫斯克方向
還有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烏軍的局勢也不樂觀,在 2024 年烏格列達爾戰役中,烏克蘭軍隊因為補給線被切斷,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烏格列達爾的悲劇似乎正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再次上演。
俄羅斯中部集群的作戰策略很靈活,他們不再直接從正面進攻,而是從東北部繞到敵人后方,就像螃蟹用鉗子夾東西那樣,迅速沖進了羅丁斯科耶市。
千萬別小瞧這個小城,它對波克羅夫斯克來說,就像 “輸血管” 一樣重要,連接著波克羅夫斯克與后方米爾諾格勒的補給命脈。目前,俄軍裝甲分隊趁著夜間濃霧發動突襲,已經控制了城東工業區。
一旦此地陷落,烏軍就得面臨艱難抉擇,要么死守孤城,最后彈盡糧絕;要么倉促西撤,可能在撤退過程中被俄軍追擊,損失慘重。
俄外長此時訪問中國有戰略意義
俄羅斯不僅在上面提到的三個大方向上有清晰的計劃,在獲取外部援助和武器方面也有了新情況。
韓國媒體證實,朝鮮已經向俄羅斯交付了超過 1200 萬發炮彈,這數量,相當于俄軍去年全年炮彈消耗量的 40%,可真是雪中送炭。
而且,據說還有 3 萬名朝鮮士兵可能參與俄羅斯的邊防任務,這樣一來,就能把更多俄軍主力部隊解放出來,投入到俄烏前線作戰。
俄羅斯內部動員工作同樣干得熱火朝天,前線炮彈庫存達到基準線的 1.2 倍,導彈和無人機儲備分別超過需求的 1.5 倍和 2 倍,13 個整編師,大約 30 萬人也已經完成集結,就等著一聲令下,奔赴戰場。
在這種關鍵時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行程也備受關注,7 月 13 日結束訪朝后,他馬不停蹄直飛中國,來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議。從表面看,這是一場多邊外交活動,但實際上,它背后有更深遠的戰略意義,就像是在戰略層面進行了一次校準。
中俄之間的對話,早就超越了普通外交辭令范疇,內容涵蓋能源合作、地區安全,甚至俄烏沖突未來走向等關鍵問題。
雖說中方早就明確表態,不會在軍事上介入俄烏沖突,但俄羅斯需要的,恰恰是中方在戰略上的默契配合。特別是在特朗普明確表示要加碼制裁俄羅斯的當下,俄方迫切需要確認中國的立場,做到心里有底。
特朗普想對俄復刻伊朗模式幾乎不可能
特朗普聲稱要給烏克蘭提供“能打到莫斯科的遠程導彈”,還打算通過北約來轉手交付,這樣就能避免自己直接擔責。他的這一改變,直接打破了兩項禁忌。
首先,武器射程有了質的變化。以前,烏克蘭對俄羅斯的遠程打擊,主要靠無人機,雖說偶爾有幾架無人機能飛到莫斯科甚至克里姆林宮上空,但總體威懾力有限。
可一旦烏軍手握美制遠程導彈,那轟炸莫斯科就不再是天方夜譚,俄羅斯本土安全將面臨巨大威脅。俄羅斯向來強硬,絕對不會坐視本土遭遇戰略打擊,真到那時候,沖突的烈度和范圍必然失控,局勢會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其次,特朗普這一招,有點想照搬“伊朗模式”,想通過極限施壓讓俄羅斯低頭。但他好像忘了,俄羅斯和伊朗可不一樣,俄羅斯核武器的威力,和美國不相上下。
克里姆林宮多次警告,要是國家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美國真要是把導彈送到烏克蘭手中,那簡直就是在俄羅斯的紅線上瘋狂試探,把局勢往更危險的邊緣推。
這么一看,拉夫羅夫訪華或許就有了更深層的原因。中方一直秉持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積極勸和促談。但在西方不斷給烏克蘭 “遞刀”,持續拱火澆油的背景下,勸和促談的空間被嚴重壓縮,難度越來越大。
要是美國執意推動遠程武器援烏,那俄烏沖突的戰火,大概率會進一步蔓延,給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帶來更大沖擊。
接下來這段時間,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持續關注。
第一,美國到底會不會真的兌現承諾,把遠程導彈給烏克蘭?
第二,俄羅斯面對美國這一系列動作,報復手段會不會突破常規戰爭范疇?要是局勢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第三,以中國為代表的第三方國家,能不能在這緊張局勢中,斡旋出一個?;鸫翱?,讓沖突早日平息,恢復地區和平?
希望全世界都明白,戰爭帶來的只有傷痛和損失,早日實現和平,才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