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發現廣州要在十五運期間實行早七晚八單雙號限行。
具體為11月6日-21日,12月5日-15日,共27天,小一個月。
車牌尾號為單數的小伙伴,要比雙號的寶寶們多限行一天!
不知道日常以車代步的打工人,想好到時通勤、出行的代替方案了嗎?
具體限行范圍如下圖:
具體路段為,大觀路(廣汕路至合景路段,不含)
沈海高速廣州支線(黃村立交至火村立交段,不含)
廣州繞城高速(火村立交至黃埔大橋段,不含)
珠江水道(黃埔大橋至東圃大橋、至新化快速路、至侖頭隧道、至南沙港快速、至番禺大橋、至新光大橋、至洛溪大橋、至丫髻沙大橋、至鶴洞大橋、至洲頭咀隧道、至珠江隧道、至珠江大橋、至金沙洲大橋、至廣和大橋段,長洲島和生物島北面、番禺區北面、海珠區和白云區西面、大坦沙和金沙洲東面)
鴉崗大道(不含)
廣佛肇高速(朝陽立交至春崗立交段)
華南快速干線(龍洞站至春崗立交段)
廣汕路(華南快速干線龍洞站至大觀路段)合圍區域所有道路。
我研究了一下,大致就是在廣州現在工作日早晚高峰外地牌限行區域的基礎上,再加上東環高速至沈海高速支線的范圍。
非粵A的外地車牌則全部限行。
說起來,廣州上次因舉行重大賽事而實現單雙號限行,還是2010年的亞運會期間。
如今,15年過去了,廣州交通高峰期擁堵的路段應該有增無減,大家的出行方式也不斷刷新。
2010年廣州小汽車保有量約160萬輛,到24年已經增加至370萬輛,整整多出了200萬+。
15年前,廣州有9條地鐵線路,里程約230公里,現在有19條線路,約750公里。
還有,2007年7月1日起,廣州全面禁摩,當時路上肯定沒有現在這么多的“電雞”。
但聽聞廣州十五運要實現單雙號限行后都表示,很多人考慮趁國補入手“電雞”,作為期間的代步工具。
截至2024年末,廣州電動自行車達到576萬輛,單日出行量最高達到900+萬人次。
這么一來,會不會單日最高騎行量輕松突破1000萬人次?
還有,問題也來了,小汽車實行單雙號限行,那么“電雞”完全不做約束?會不會得不償失?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實行單雙號限行,日常開車通勤的廣州打工人、廣佛候鳥們等等,就要陣痛一下了。
其實,說到識大體,重大活動、賽事要實行臨時的交通管制的話,老廣應該都能理解的。
只不過,到底應該怎么限?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則需要多多頭腦風暴一下,而不是通通一限了之。
限行后,交通是順暢了,但能否兼顧賽事的經濟效益呢?
本來,十五運在大灣區舉行,最擁有近水樓臺福利的就是珠三角的居民,他們普遍既多金、又愛玩,現場觀賽熱忱高,肯定是賽事消費主力軍。
限行后,如果沒有豁免的話,來穗消費的熱情將會打折扣。
現在各地都正在大力促消費的節骨眼,又恰逢盛事,怎么能又兼顧順暢,又給來客提供便利呢?
大家去現場看比賽意愿最強烈的雙休日,不要限行,可否?
△煥新后的廣東奧林匹克中心
最近幾年,國內舉行的重大體育賽事,除了北京冬奧會不用說,還有西安全運會、成都大運會等等。
緊接著,8月7日,世界運動會也將在成都舉行。
據我所知,西安和成都在賽事期間,實行的大致都是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每日限兩個號碼。如1號,車牌尾號為1和6的車輛限行,2號限2和7,以此類推。
還有隔壁深圳,現在也是跟廣州一樣實行工作日高峰期限行。那么。同為十五運的舉辦城市之一,深圳又會怎么做?會實行單雙號限行嗎?能不能互相討論、取經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