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董鑫
7月19日《焦點訪談》播出“包裝出來的‘背債人’”,節目揭露了“包裝貸”黑灰產鏈條及危害。
據央視新聞報道,節目播出后,南平市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對報道中披露的相關涉事人員、機構依法進行調查。同時,部署開展針對“職業背債人”的專項排查整治,面向重點人群開展金融法治教育,增強群眾防范意識。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不法金融中介亂象隨之引發關注,尤其是一種叫“包裝貸”的騙貸套路,危害不淺,已經形成金融“黑灰產”。
“包裝貸”,就是一些非法貸款中介為了牟取利益,通過虛構職業、包裝資產、偽造流水等非法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人,經過包裝后貸出款來,并且從中分贓分成。最后,這個被“包裝”出來的人,就成了“職業背債人”,成了老賴。
據央視披露,53歲的村民黃某禮本無固定收入,卻在中介包裝下從三家銀行套取48.2萬元貸款,最終淪為“職業背債人”,接連收到了當地法院的四份判決書,事由是當地三家銀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起訴黃某禮欠債不還。
在當地,像黃某禮這樣被不法貸款中介“包裝貸”出來的“職業背債人”還有不少。比如,村民陳某軍背了41萬元,村民王某長背了四筆貸款共計72.8萬元,村民陳某壯背了兩筆共86萬元等,他們也都收到了法院的判決書。
在這個騙貸的黑灰產中,以不法貸款中介為中心,一頭是“包裝對象”也就是“背債人”;另一頭則是“銀行審核把關者”也就是“銀行客戶經理”。
背債人法律意識淡薄,不法中介膽大妄為,金融機構內部審核不嚴,他們互相勾結,各自牟利。
據了解,目前職業背債類犯罪整體呈現出涉案金額大、發案數不斷上升等特征。這類職業背債類違法犯罪,破壞了金融管理秩序、損害了社會信用體系、影響了社會穩定,必須依法嚴懲,多方共治,斬斷黑灰鏈條。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