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敘利亞安全部隊的坦克開進蘇韋達省時,他們或許沒料到,一場部落沖突的火星會迅速點燃整個中東火藥桶。貝都因部落與德魯茲人的宿怨在槍炮聲中升級,敘利亞政府軍“拉偏架”的介入,更是讓德魯茲人的鮮血染紅了街道。
更驚人的是,以色列戰機隨后呼嘯而至,一周內160次空襲撕裂大馬士革夜空,戰車轟鳴著壓向戈蘭高地——這一切,竟是為了“保護”鄰國一個不足兩百萬人的少數民族?硝煙背后,一場以色列打造“新中東”的地緣巨變正在加速。
蘇韋達省的沖突現場宛如人間煉獄。
據半島電視臺披露,事件起因是:貝都因武裝分子在交通要道非法設卡,綁架勒索德魯茲商人,點燃了雙方積壓已久的仇恨。當敘利亞政府派遣1200名配備重武器的安全部隊介入時,局勢卻急轉直下。
路透社與法國24電視臺的報道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安全部隊竟與貝都因部落聯手,將槍口對準德魯茲平民。洗劫房屋、當街處決的血腥畫面震驚世界,短短數日即有超80人被殘殺,房屋焚燒的黑煙籠罩城鎮。
敘利亞政府的致命錯誤在于低估了德魯茲人的“硬后臺”,13萬德魯茲人如何撬動中東火藥桶?
這個總人口不足200萬的古老族群雖散居敘、黎、以三國,卻以驍勇善戰聞名于世。美聯社指出,以色列境內13萬德魯茲人雖僅占該國人口1.3%,卻通過參軍參戰在猶太國家贏得了獨特地位。
德魯茲裔士兵已成為以色列國防軍中的精銳力量,更深度滲透情報系統和政界高層。
當退役德魯茲裔準將阿邁爾公開指控敘政府實施“種族滅絕”,以色列的戰爭機器已然啟動。
以色列的軍事打擊堪稱雷霆手段。英國廣播公司記錄顯示,短短一周內以軍空襲超160個敘利亞目標。大馬士革的軍政核心機構、邊境坦克陣地均遭精確轟炸。
更震撼的是《以色列時報》捕捉的現場:敘利亞軍事總部在10秒內連遭4枚炸彈摧毀。
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防長卡茨相繼發出強硬表態,誓言給敘方“痛苦打擊”。以軍參謀長扎米爾中將更向戈蘭高地增派兩個整編師及無人機戰隊,擺出全面作戰姿態。
沖突迅速溢出邊境。約1000名以色列籍德魯茲人攜帶軍事經驗潛入敘利亞支援同胞,引發以軍高層對現役德魯茲士兵可能擅離職守的擔憂。
而貝都因部落則向全國發出支援請求,敘政府則強硬宣稱將“動用一切手段”捍衛主權。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出,這場部族仇殺已演變為撕裂敘利亞社會結構的民族危機。
超過1000人死亡,敘政權宣布蘇韋達沖突“已停止”
盡管敘利亞政權內政部門發言人努爾丁·巴巴19日宣布蘇韋達沖突“已停止”,安全部隊開始重新部署以維持停火,但深層矛盾遠未化解。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雖推動停火,卻與以色列在根本立場上存在鴻溝。路透社尖銳指出:美國支持敘利亞統一進程,以色列則認定現政權是少數族群的迫害者。
以外交部長薩爾在社交媒體直言:“在沙拉統治下,做庫爾德人、德魯茲人或基督徒都極度危險。”
當部落仇恨遭遇大國博弈,蘇韋達的硝煙暫歇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敘利亞政府若不能公正彌合民族裂痕,以色列的“痛苦打擊”隨時可能再度降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傷口,正被地緣政治的手術刀反復切開。
這場“跨界營救”暴露了以色列更大的野心:一個按民族和宗教碎片化的“新中東”。
沙特《阿拉伯新聞》網站尖銳指出,部分以色列戰略家視本國為“被敵意包圍的孤島”,唯有將周邊大國拆解為互斗的小型民族政權,才能換取絕對安全。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專家孫德剛表示:隨著伊朗實力削弱,土耳其正強勢填補權力真空。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將以色列的軍事擴張視為對其野心的直接挑戰,尤其警惕以軍在東地中海構建新秩序。中東主要矛盾正從“以伊對抗”轉向“以土博弈”。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學者格瑙爾戳破了以色列的“重塑中東”豪言:“哈馬斯和真主黨確實遭重創,但復仇火種未滅。中東安全格局與去年十月毫無二致。”
更致命的是,《華盛頓郵報》民調顯示阿拉伯國家民眾對以關系正常化支持率暴跌至13%——軍事勝利正在吞噬以色列的政治未來。
當敘利亞政府宣布停火,美國務卿魯比奧呼吁“停止屠殺”時,戈蘭高地的以軍無人機仍在盤旋。貝都因部落仍在召喚援兵,德魯茲戰士仍緊握鋼槍。
硝煙終會散去,但裂痕永難彌合。這場以色列借部族沖突開啟的地緣重組打擊,終將證明一個殘酷真理:靠轟炸繪制的“新中東”藍圖,永遠浸透著無辜者的鮮血。而以色列埋下的仇恨,他日必將成為復仇的火焰燃燒在其本土。
最終,以色列妄想打造“新中東”的計劃,必將引爆中東地區更大的流血和沖突,這塊土地,只要以色列的野心不滅,似乎永遠都不會有真正和平的那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