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壞人、蠢人和瘋子三者的破壞性進行排名,瘋子列第一,蠢人列第二,壞人恐怕只能屈居末流。
瘋子的可怕之處在于手段很理性,動機很瘋狂。比如《發條橙》里的Alex,或者《殺人回憶》里那個變態殺人狂,這些家伙享受冷血和殘忍。更恐怖的是一旦瘋子站在金字塔頂端,會帶來人類整體災難,這在二戰中已經被驗證。好在這種瘋子的數量稀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防備的,往往是蠢人。
因為道德、法律意義上的好人和壞人,都是在理性范疇下開展行動。至少會追求利益最大化,只不過壞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較少考慮他人利益,甚至愿意損人利己。這個利己總是有約束的,當風險遠遠大于收益時,壞人會權衡得失、會有所顧忌。
蠢人則不同,他們追求即時滿足,且對風險和規則沒有認識,便會可能干出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來。同樣是搶劫,壞人知道蒙著面,搶完錢就跑,在沒有遇到激烈抵抗的時候不主動傷人,降低被抓住的機會,也沒必要把罪行搞得太重,引發更大規模的追捕。蠢人則容易不顧后果,一旦上頭,出手就沒輕重,干出可怕的荒唐事來。
好人和壞人對蠢人往往都缺乏防備。因為好人壞人都從理性和常識出發,只不過權衡的標準不同,但對行動和風險都有基本預估。當愚蠢的錯誤發生時,好人就容易猜測壞人在下一盤大棋,心生疑惑;壞人就容易想到更大的陰謀,有更壞的人要害我。
于是,任何愚蠢的惡果爆發后,往往帶來乘數效應。因為誰都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其動機。好人和壞人都有自己的投入產出比,“常識”雖然波動,但總有個底線。
蠢人的惡行卻沒有底線。這就導致所有的應對行動出現偏差,善良的受害者和旁觀者會產生信任危機,要求把“真正的”真相公布于眾。那些本來心存惡念的壞人,都開始變得不自信起來,他們會往更壞的方向猜測,要掩飾危機,要防止有人害我,處處設防之下便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唯獨忽視了那個初始行為的愚蠢。
很多聳人聽聞的事件,常常有個愚蠢的開端。可悲的是,愚蠢常常在好人的信任危機、壞人的惡意應對下,變得更有危害。不僅罪惡難以昭彰和懲戒,更引發更大的惡,以及持久的猜忌和恐慌。
有時我們真的無法改變蠢人,因為他們既缺乏智力,又沒有良心。我們需要改變的,是面對蠢人的態度,少一些猜忌和遮掩。尤其是壞人,別忙著用自己惡意的“常識”來綁定蠢人,別心虛,跟蠢人做切割,才有機會博弈和獲利。倘若平日里就放任愚蠢,以為這些人蠢得無害,甚至可以利用,關鍵時候往往是蠢人最能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