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聞,說的是俄羅斯突然從中國進口了大量土豆,咱們以前常說俄羅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尤其是農產品隨處可見,現在居然被一顆小小的土豆給難住了,實在不應該啊。
據報道稱,今年1到5月份,俄羅斯阿穆爾州從中國進口了3.2萬噸的土豆,跟去年同期相比,足足翻了40倍!
要知道俄羅斯耕地面積廣大,且土地大多都是肥沃的黑土地,往年都是糧食出口大戶,像土耳其、中東等都是靠俄羅斯的糧食來養活的,這也是俄羅斯一大外匯來源啊。
現如今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跟商業代表見面時公開承認“事實證明,我們沒有足夠的土豆!”。
作為俄羅斯鐵桿小弟的白俄羅斯,把所有土豆都供給了俄羅斯都只能解燃眉之急,盧卡申科略帶調侃稱“我們必須種出足夠多的土豆,以滿足我們自己和俄羅斯的需求”。
咱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農產品大國,究竟出現了什么問題,連國民餐桌上最普通的土豆都無法保障了呢?
老規矩,翠花上酒,聽小胖講故事!
第1章 戰爭后遺癥
盡管從報道上看起來,俄羅斯在前線進展順利,地面部隊一路凱歌快速推進,勝利果實就在眼前。
實際上經過3年的鏖戰,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歲月靜好的俄羅斯,已經深陷戰爭泥潭,尤其是農業面臨著致命打擊。
首當其沖的就是勞動力短缺問題。
眾所周知,種地是一個辛苦活,需要錢更需要人對吧。
雖然說買機械設備、種子化肥農藥等,需要一大筆錢,但是光有錢不行,還得要人來用心伺候。
俄烏沖突已經導致上百萬士兵奔赴前線,這些人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地區。
原本就短缺的勞動力市場,經過戰爭這么一洗禮,危及直接成倍數增加。
現在的問題是,俄羅斯空有大片肥沃、適合耕種的黑土地,但是卻沒有勞動力來耕種。
這樣的后果就是只剩下老弱婦孺來打理農田,大片土地被迫荒蕪。
俄羅斯也不是沒想辦法,比如從印度引進勞工填補空缺,從朝鮮借兵維持軍力。
但是跟戰爭這個無底洞相比,這些甚至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另外在遠東地區,普京還嘗試著搞了一個“一公頃”政策,只要一個俄羅斯人愿意去遠東,直接贈送1公頃的土地,搞了好幾年卻收效甚微。
在現如今這個工業社會,還用比較原始的方式開荒,難度可想而知。
有分析師直言:“俄羅斯寧愿打仗去搶,也不愿花幾十年建設一個地方?!?/p>
其次就是經費分配問題
常言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大帥們都知道戰爭就是一臺吞金獸。
隨著俄羅斯軍費開支飆升到GDP的6.3%,農業補貼被大幅度削減。
整個藍星的農業都依賴補貼,比如美國農民一般的收入來自農業補貼,咱們中國的農業補貼也是逐年增加,但是俄羅斯的農民卻失去了這一重要支撐。
更為嚴峻的是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農產品出口利潤暴跌,因為俄羅斯農業銀行被提出SWIFT系統,其結算通道被切斷。
西方國家拒絕為購買俄羅斯糧食的買方提供擔保服務,保險公司也不為俄羅斯運輸船隊服務,所以俄羅斯的糧食只能在黑市上低價出手。
這讓原本就沒有價格優勢,利潤率極低的農業雪上加霜,沒有了利潤,大家所幸就不種地了,反正種了還虧本,荒就荒著唄!
最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種子被斷供了。
俄羅斯土豆產業高度依賴進口,俄烏沖突前每年從歐盟進口1-1.2萬噸優質馬鈴薯種子,2025年僅剩290噸來自德國。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2024年起俄羅斯禁止從“不友好國家”進口種子,其國產種子僅能滿足小部分需求。
雖然說俄政府也喊過要在2030年實現種子國產化達50%的口號,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階段就只能硬扛了。
第2章 烏克蘭的韌性
有意思的是俄羅斯被一顆土豆給難倒,但是跟他同樣處于戰火的烏克蘭,卻仍然保持著強大的農產品出口能力。
前段時間烏克蘭甚至與中國簽署《豌豆、野生水產品輸華協定書》,擴大農業貿易。
雖然說戰爭讓烏克蘭人口減少,可是戰火僅僅在烏東幾大州燃燒,其中西部還有大量可用于耕種的土地。
俄羅斯也沒有對非前線地區進行無差別轟炸,所以烏克蘭仍然維持著良好的生產秩序。
2024年烏克蘭外貿額達410億美元,幾乎恢復至戰前420億美元水平,黑海貿易通道使其年賺取208億美元外匯。
再加上西方世界的財政援助,讓烏克蘭經濟基本盤能夠穩固,這樣憑借烏克蘭這個橋頭堡,達到給俄羅斯持續放血的目的。
一方面是烏克蘭人口減少,大量有錢人攜款跑路,留下的生產資料和貿易體系居然讓其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
另一方面是俄羅斯沒人搞農業生產,不得不加大跟中國的合作,才能維持餐桌上的土豆供應,不得不說還是挺諷刺的。
第3章 土豆走廊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雖然俄羅斯一直想跟中國保持距離,不想跟我們深度綁定,可是隨之而來的土豆危機,催生了雙方前所未有的緊密合作。
中俄口岸緊急開通農產品專線,黑龍江農民每天點對點運輸土豆,確?!斑h東民眾隔夜就能吃上中國土豆煨的牛肉湯”。
中國企業的冷鏈物流體系全球領先,精準對接俄方苛刻標準。
咱們的土豆每公斤售價僅46-59盧布,而俄羅斯本土生產成本高達80-100盧布。
在莫斯科超市,中國土豆價格僅為本地產品的1/3至1/2,盡管有消費者抱怨“水水的,淡而無味”,但價格優勢讓挑剔變得蒼白。
俄羅斯方面有報道稱,普京的9月訪華行程充滿了農業合作的相關議題。
畢竟填飽老百姓的肚子,讓大家吃好才是領導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結尾
想當年,咱們的先輩們為了支援邊疆建設,直接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讓新疆老百姓豐衣足食,還給內地提供大量農牧產品。
還有北邊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一帶,經過多年開墾和農業發展,把“北大荒”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北大倉”。
俄羅斯不妨把目光放長遠一些,遠東地區既然無暇顧及,不如引進中國農民共同開發,互利雙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