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體育7月22日訊 近日,TA記者John Hollinger撰文談及利拉德重回開拓者對于開拓者隊帶來的風險。
他表示:“利拉德回歸的動機很清晰:他的社交圈仍在波特蘭,此番歸來如同英雄凱旋。合同也完全對他有利,擁有聯盟現役第二份不可交易條款,外加2027年球員選項,若2026-27賽季狀態回勇即可試水自由市場。但開拓者方面的考量令人費解:利拉德將因跟腱撕裂缺席整個2025-26賽季,卻仍能兩年進賬2900萬美元(其中約1200萬需支付給此前選擇裁撤延付的雄鹿)。綜合兩份合同,未來兩年他實際到手約6400萬美元(大部分分五年支付)。
對開拓者而言,這相當于用2026-27賽季的2800萬押寶36歲跟腱傷愈的利拉德,難言'家鄉折扣'。更棘手的是陣容時間線:這支青年軍已用利拉德、杰拉米·格蘭特和朱·霍勒迪的合同鎖死未來三年過半薪資空間(若利拉德和格蘭特執行最后一年選項還將延續至2027-28賽季)。
陰謀論愛好者或許會聯想到球隊即將易主,焦點在于:開拓者是否在做純粹籃球決策?潛在買家的觀感對運營有多大影響?
若硬要為利拉德簽約辯護,邏輯如下:艾頓買斷后,開拓者意外獲得非稅中產特例,而利拉德是今明兩年能用該特例簽下的最佳球員。球隊距離明年奢侈稅線足夠遠,即便續約謝登·夏普、羅威和卡馬拉也不會在2026-27賽季觸發奢侈稅。同時為亨德森可能的發展不順預留退路。
但風險顯而易見:2025-26賽季利拉德將占據死錢名額,送走安芬尼·西蒙斯后后衛線更顯單薄(預計會用最后名額簽老將控衛)。若2025-26賽季亨德森爆發,2026年復出的利拉德可能引發2016科比式的陣容矛盾。最關鍵的是,此舉犧牲了用中產特例交易獲取長期天賦的機會,既然要等待,為何不押寶更年輕的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