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刻度上
文明從未缺席
“路面特別整潔,城市環境越來越好了!”
“出門就是口袋公園,真漂亮!”
“現在電瓶車充電很方便!”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源于管理。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近年來,肥東縣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體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融合發展, 2025年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肥東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肥東縣也從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進發。
從“邊角空地”到“民生樂園”
“我們居住的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早晚在河堤邊散散步,特別舒心。旁邊新建的口袋公園也挺有特色,我每天都習慣來轉轉。”家住康居宛的王女士說。
王女士提到的“口袋公園”,位于肥東縣實驗小學附近,是肥東縣打造的城市生態亮點之一。公園里,特色彩色瀝青、趣味彩繪、兒童娛樂設施與自然風光巧妙融合,讓城市小微空間煥發新姿——不僅拓展了居民公共活動空間,豐富了城市綠化層次,更讓市民在“小而美”中感受“微幸福”。目前,肥東縣已建成“口袋公園”11個,成為點綴城市的一道道亮麗風景線。
方寸之間的潔凈,既折射民生溫度,也蘊藏發展活力。每天清晨,中苑菜市場的便民攤位都會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現在這市場環境好多了,地面干凈整潔,攤位擺放整齊,蔬菜水果都新鮮,買東西方便又舒心。”正在買菜的居民笑著說。近年來,肥東縣大力推進32個便民市場升級改造工程,讓便民市場既有“煙火氣”,又有“文明味”。
為提升城市品質、建設生態綠城,肥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依托城區法治廣場、體育公園、東城公園、城南公園、和平廣場等場所,積極搭建 “席地而坐” 城市客廳示范區;同時大力推進大型公園建設,和睦湖公園、店埠河生態公園等已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的熱門打卡地。
從“鬧心園”到“舒心家”
和平花園小區曾因飛線密布被稱為“鬧心園”,如今卻成了居民口中的“舒心家”。58歲的張樹文正和鄰居們在新修的休閑長廊下棋,他笑著說:“你看現在,外墻煥新、停車位充足,住得比新樓盤還舒服!”
居住環境的改善,離不開出行體驗的升級。在肥東,斑馬線儼然是文明的“試金石”:每當行人走近,車輛總會提前減速,耐心等待行人安全通過。這種禮讓行人的文明行為,已成為肥東市民的日常習慣。為確保早晚高峰交通有序通暢,肥東縣采用“交警+交通勸導員”模式,對主次干道、交通路口進行精準疏導。
道路狀況關乎居民出行安全感與舒適度。近年來,肥東縣持續推進道路建設與優化:包公大道高架上車流如織,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的開通讓肥東正式邁入“地鐵時代”;累計對城區道路完成780余處適老化無障礙改造,設置多處大貨車右轉預警區,完善非機動車過街通道等設施。針對老城區機動車停車、充電供需矛盾,累計建成公共停車場34個、公共停車位5685個、立體停車位882個、公共充電站110座、充電樁1858處,讓便利觸手可及。
從“智慧創城”到“城鄉共美”
在城市治理的宏大篇章中,肥東縣正以創新之筆書寫精細化故事。主城區479個流動攤販掛上的“攤亮碼”,宛如一把精巧的鑰匙,開啟了城市治理的嶄新局面,實現了“一碼三贏”的良好效果。
對消費者,掃碼可查攤販信息、健康證及食材來源,還能投訴維權,消費更安心。對攤主,經營信息公開透明,促使其提升食品質量與服務,靠信譽吸引顧客。對監管部門,依托數字監管平臺,可實時督促規范經營、監管食品衛生等,處罰與信用掛鉤,構建動態監管體系。
智治為城市管理注入強大動力,而現代化人民城市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全民的積極參與。肥東縣通過搭建多元化的參與平臺,成功引導市民從城市管理的旁觀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者,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格局。“文明隨手拍”平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清晨7點,退休職工楊先生將小區門口亂停的共享單車拍照上傳,兩小時后收到反饋“已聯動運營公司整改”;中午12:50,市民黃先生上傳人行道旁破損路沿石的照片,20:20,便收到縣住建局“已完成維修”的回復……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城市角落上演。目前,市民通過“隨手拍”提供的1.9萬條線索,98%已妥善解決,城市管理效率與質量顯著提升。
從“典型引領”邁向“全民風尚”
在肥東縣的文明創建版圖中,榜樣人物的選樹與培育,始終是照亮精神文明建設前行之路的重要力量。肥東縣始終堅持做好道德模范禮遇幫扶和規范管理,通過構建“發現—選樹—宣傳—禮遇”的全鏈條工作體系,實現了好人線索天天有、“肥東好人”季季推、道德模范兩年評的常態化評選機制。先后涌出“中國好人”元運竹、商宗年、張成元、陳奧、董得蘭等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先進典型。他們用凡人善舉詮釋著新時代公民思想道德內涵。
文明的種子需要沃土培育,而文明實踐陣地正是浸潤人心的“精神驛站”。肥東縣高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合居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年均開展理論宣講、文明養犬、垃圾分類、法律課堂等活動千余場。這些如同春風化雨的活動,滋潤著文明之花成長,推動居民從“文明旁觀者”變為“實踐主人翁”。
行走在肥東街頭,公益廣告隨處可見,“遛狗牽繩”“光盤行動”等準則已化為市民的“肌肉記憶”:超90%的頭盔佩戴率、95%的斑馬線禮讓率、1.9萬條“隨手拍”線索的高效處置,見證著文明從文字到行動的生動實踐。
“直窮絕頂高,始覺天地闊。”從十八聯圩濕地的白鷺翩躚到小游園里的歡聲笑語,從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務到充滿溫度的城市管理,肥東縣正用匠心與情懷編織文明密碼,正以無比堅定的步伐從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大步邁進。(謝少凡 黃麗麗)
?信息來源:肥東文明網
?編審:李麗娟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郵箱:wxxffd@163.com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主管單位: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肥東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