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有這樣一家湘菜品牌,在餐飲行業整體低迷時,卻逆勢一年開出20+門店,年營收做到8000萬。用了廚紀智能炒菜機器人后,總廚對我們說,他有很多“幸福的煩惱”,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尋湘地帶·現炒湖南菜:2019年在安徽合肥成立的湘菜品牌,現有60+門店,常年在合肥、南京等大眾點評好評榜前列位置,年接待客次可達 300 萬+,2024 年度榮獲長三角餐飲標桿品牌。
前期磨合周期長 但“好在廚紀沒有放棄我們”
踏三湘四水,尋瀟湘本味,這是『尋湘地帶』名字的來源,他們希望讓當地的消費者可以不到湖南,卻吃遍湖南。
十八秒現炒黃牛肉、岳陽姜辣鳳爪、湘西炭火蛙、長沙小炒肉、衡東油豆腐……一道道經典湘菜被綜合在一張菜單上。
但是隨著品牌連鎖化的發展,標準化出品、人才成本與儲備壓力同樣也困擾著尋湘地帶。為此,他們開始嘗試智能炒菜機器人,可與多方品牌磨合的都不是很順利。
但尋湘地帶董事長夏總始終認為不是炒菜機器人概念的問題,而是產品的問題。
在了解到廚紀產品后,他們再次進行了測試,然而初期的效果仍未達到預期。夏總坦言,他們當時甚至萌生出想要放棄使用智能炒菜機器人的念頭。但好在關鍵時刻,廚紀團隊沒有放棄,通過一次次的設備調試和持續服務支持,他們看到了廚紀產品的真正價值。
Q:廚紀的優勢在哪里?
A:對于炒菜機器人的使用來說,單份出品是我們最基礎的需求,但在提高翻臺率的同時我們是需要多份出品的,這種多份出品的穩定性和出品高度,我們和友軍做過對比,廚紀在多份出品這一塊是非常優秀的。
1人操作2臺智能炒菜機器人 炒出門店30%營業額
智能炒菜機器人能夠炒出什么樣的口味,絕大部分取決于調菜師傅的個人水平。尋湘地帶也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請的都是薪資一萬元以上的湘菜師傅負責研發菜品。
總廚代廚認為,想要智能炒菜機器人發揮出它真正的價值,菜品研發人員首先要理解認同智能化設備,并且要具有創新思維和研發精神。在這樣的要求之下,尋湘地帶每個店的廚師長都會用智能炒菜機器人研發菜品。
將品牌菜品標準化后,門店只需要智能炒菜機器人就能完成烹飪,即便是小白上崗,經過簡單的培訓,也能炒出研發師傅相同的水準。
在尋湘地帶的正餐門店中,采用“智能化設備+傳統炒爐”結合的方式,2臺智能炒菜機器人承擔了近50%的炒菜工作,而且僅需1人即可完成,為后廚節省了1.5個炒菜師傅。而這些用炒菜機器人烹制的菜品,給門店帶來了超30%的營業額。
尋湘地帶選用新鮮食材,堅持現做現炒。運營負責人伍總表示,他們從不避諱讓消費者知道他們在使用智能炒菜機器人,反而許多回頭客向他們反饋,菜品的出品非常穩定。
接單到“手軟” 外賣衛星店也有“幸福的煩惱”
外賣衛星店用的是中央廚房配送的凈菜,到門店后無需洗切配,只需按照標準菜譜進行稱重,所有菜品全部由2臺廚紀智能炒菜機器人完成。
好吃的口味加上極高的標準化出品,這就是俘獲外賣食客的“殺手锏”。
總廚代廚和我們分享,有部分外賣店因為“爆單”而不得不暫停接單,即使如此,每天接單也近400單,毛利做到50%,4人就能月營超16萬。
培訓經理杜輝說,使用智能炒菜機器人還有一個好處——門店的員工經過培訓,第二天就能上手,全員“大廚”,輕松實現通崗。
新興事物的出現,從認知到接納,人需要接受的時間;從測試到應用,品牌也需要磨合的時間。轉型升級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廚紀一直會以專業和匠心,陪伴每一位愿意嘗試使用智能炒菜機器人的客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