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 “福建艦” 用上電磁彈射技術,這事兒讓全世界都挺驚訝,可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正忙著弄個新東西:把四萬噸的兩棲攻擊艦裝滿F-35B戰斗機,還叫它 “閃電航母”。
這操作讓不少人看糊涂了,我們這邊花大價錢使勁追趕超級航母,他們怎么突然變了方向,開始搞這種更便宜的 “小號航母”?
于是有人琢磨:我們是不是被美國人騙了,不小心掉進他們早就挖好的陷阱里了?
先拿到入場券再說
這事兒得從九十年代講起,那時候中國海軍,好聽點叫 “近海防御”,說白了就是船開不遠,遠點兒的地方根本護不住,只能在自家門口轉悠。
別家航母編隊大搖大擺開到咱家門口,咱除了在新聞聯播里抗議幾句,真沒啥像樣的辦法反制,那種 “眼睜睜看著卻沒法子” 的憋屈,好多人到現在都記著。
所以,中國搞航母不是什么面子工程,也不是跟風炫技,而是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我們搞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其實就是個從烏克蘭拖回來的半成品殼子。
那玩意兒連發動機都沒裝好,但我們愣是硬啃下來,花了十年修、十年學,把它變成了“海上教練機”,不是為了上戰場,而是為了教會我們自己:航母到底該怎么造、怎么開、怎么打。
等我們搞明白了門道,第二艘“山東艦”就誕生了,完全是自己設計、自己建造,標志著我們真正進入了“有航母國家”這個圈子。
現在的 “福建艦” 可不只是剛入門,而是直逼技術頂尖水平,它裝了電磁彈射系統,這東西目前全世界也就美國能熟練用,這說明咱海軍技術開始對標世界第一了,那為啥非要搞遠洋航母呢?
很簡單,我們的利益早就不局限在家門口了,南海、臺海問題越來越復雜,誰都想摻一腳,我們要穩局面,印度洋上是我們能源和貨物的生命線,要保通暢。
還有非洲、中東這些海外戰略節點,全指望海軍護航,這些地方動輒上千公里,沒有航母,飛機都飛不到,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當然造一艘“福建艦”也不是便宜事,估算造價八十億美元起步,但這不是買奢侈品,這是買安全、買尊嚴、買未來幾十年不被人拿海權卡脖子的底氣。
海軍厲害不厲害,關鍵看有沒有航母戰斗群,想在全球的大桌子上占個位置,得先拿到這張入場券才行,沒它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再看看美國這邊,那畫風就完全不一樣了,美國海軍手上11艘清一色、排水量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每一艘都是龐然大物,是真正意義上的“海上移動軍火庫”,這就是美國稱霸全球海洋的底牌,誰看了都得服。
可問題也來了:當你已經是世界第一,還領先那么多,你關心的重點就不是怎么超過別人,而是怎么花最少的錢,維持這份第一,因為這種霸權實在太貴了。
最新的 “福特號” 航母,光建造就花了一百三十億美元,之后幾十年的維護、保養、人員工資等,每項開銷動輒上百億美元,這些都還沒算進去呢。
你別看美國富,其實軍費也是有限的,五角大樓賬算得比誰都精,這航母一多,錢就像水一樣嘩嘩流,流著流著他們也頂不住了。
而且現在這世界,早就不是冷戰時期動不動就在大洋上拼刺刀的年代,美軍更多面對的是地區沖突、小規模打擊、維穩巡邏這些活,你說派一艘核航母過去不是大炮打蚊子么。
因此美國人不得不琢磨辦法,想出個新點子 —— 用兩棲攻擊艦頂一部分航母的任務,這樣能省不少事。
就說 “美國級” 兩棲攻擊艦,造一艘才30多億美元,能裝二十來架F-35B隱形戰機,雖說比起正經航母一出場就鎮住場面的氣勢差遠了,但在不少局部戰場上,這實力夠用了。
換句話說,美國人不是不要航母,而是學會了“量入為出”,航母繼續造,但更講性價比,兩棲艦也上,既省錢也靈活,看似是戰略微調,其實是現實逼的:地主家也沒余糧了,得學會節約過日子。
其實大家想的都一樣
最有意思的是,外界還在吵 “中國狂造航母、美國轉搞兩棲艦” 是不是互相忽悠,中美倆國的行動卻暗暗說明了:其實兩邊走的是同一條路,根本沒差。
那條路叫“超級航母”+“兩棲攻擊艦”雙配置,不是二選一,而是缺一不可的搭配組合。
說白了就是大船頂在前,靈活艦種跟在后,構建一支“高低搭配、兩手都硬”的海上力量,這不是誰抄誰的作業,而是現代強國海軍的共同邏輯。
你看我們中國這邊,航母造得沒錯,“山東艦”、“福建艦”一艘接一艘,但我們可沒一條路走到黑,4萬噸級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廣西艦”也在批量服役,像“下餃子”一樣。
連更先進的076型都已在規劃,傳說中還要上電磁彈射、無人機平臺,明擺著就是沖著“國產閃電航母”去的,我們這思路很清晰:航母是海軍重拳,但也得有能跑能突的快刀。
而再看美國,超級航母照樣造,新一代“福特級”一艘沒少,怎么會真放棄?
他們大推“閃電航母”,是因為手里任務太多、航母太貴,必須找點“輕型選手”來緩解壓力,提升性價比,不是不要強武器,而是想更聰明地用它們。
所以中美的艦隊路線,看上去是一個在往上沖、一個往下補,其實最終都奔著一個目標:打造一個能打仗、能扛事、還不燒錢的“黃金艦隊”。
你再回頭看那些爭論:“中國真要追美國嗎?”“美國是不是在誤導別人?”其實都沒意義,這不是誰更聰明,而是各自站在不同發展階段,做出最理性的決策。
中國正使勁補之前的短板,靠 “航母加兩棲艦” 的組合往世界頂級海軍圈子里沖;美國早是圈里人了,現在忙著省錢、調整結構,讓自家海軍更合理。
當未來中國的航母戰斗群和兩棲打擊群全都成型了,那時中美在海上真正進入“中盤對弈”,那個時候,比的就不再是誰造得多,而是誰用得好。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